[发明专利]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48655.7 | 申请日: | 2017-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0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张效威;李雪岩;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343 | 分类号: | A61K31/343;A61K31/12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丹参 酮类 化合物 制备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提供了涉及一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肿瘤包括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肠癌、宫颈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等。实验结果表明,所述丹参酮类化合物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能显著的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和抗肿瘤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了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影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恶性肿瘤病新发例大约有358.6万例,死亡病例为218.7万例。预计未来20年新发病例数约增加70%[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中国肿瘤,2016,25(1):1-8]。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和化疗,其中首选手术切除,然而恶性肿瘤在早期易发生远端转移和局部浸润,这给外科手术切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阶段一线的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顺铂、5-氟尿嘧啶、埃罗替尼和紫杉醇等,均存在治疗后期易耐药、易复发和副作用大等问题。因此,开发能特异性治疗恶性肿瘤且副作用小的新药物一直以来都是肿瘤研究者的夙愿。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的功效,是我国传统医药学中应用最早的药物之一。现代药用植物化学研究结果显示,丹参主要含有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以及以丹参酮类为代表的脂溶性成分。其中,丹参酮类化合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治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等作用。近年来,部分丹参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癌症表现出的优异的体内外治疗效果逐渐引起了肿瘤研究工作者的关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抑瘤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戴支凯等研究发现,丹参酮ⅡA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对人肺癌细胞A549表现出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26(7):903-906]。另外,丹参酮Ⅰ、隐丹参酮等对人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等细胞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8(30):1160-1165]。
然而,丹参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含量高、应用广泛的活性分子,对于微量丹参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从众多的低含量丹参酮类化合物中筛选出抗肿瘤活性高、抗肿瘤谱广,并且毒性低的单体化合物并不容易,是目前仍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具有以下共同的化学结构通式:
其中,B环或则C环为芳香环;R1为=O、H;R2为H、OH;R3为CH3、(CH3)2;1,2间断键或则Δ2,3中的任一种
涉及以下四种化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丹参酮酮类化合物为丹参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菲醌类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具有共同的母核;优选地,所述的丹参酮类化合物主要涉及异丹参酮ⅡA(IsotanshinoneⅡA)、小红参醌甲(Trijuganone A)、miltionone I、1-Ketoiso-cryptotanshinone四种化合物。
所述的肿瘤为肺癌、妇科肿瘤和消化道肿瘤;优选地,妇科肿瘤为乳腺癌或宫颈癌,消化道肿瘤为肝癌、结肠癌或胰腺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8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状制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香草木素制备肺癌放疗增敏剂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