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级微小气泡水气液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8566.2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3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艳;张迎晨;赵玉峰;张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13/1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郑园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微小 气泡 水气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微小气泡水气液混合装置。本发明包括定盘和动盘,所述的定盘上一侧设有进水通道I,另一侧设有定齿环,相邻定齿环之间设有环形定齿槽,所述的动盘上一侧设有进水通道II,另一侧设有动齿环,相邻动齿环之间设有环形动齿槽;所述的定盘和动盘轴心处设有中空通道,进水通道I和进水通道II通过中空通道相连通,定齿环和动齿槽环相互嵌套,定齿环和动齿槽环相互嵌套;所述的定盘和动盘均为中空结构。本发明将定盘、动盘全部采用高通透的拒水透气材料制成多层齿盘结构,根据工况设计多层齿盘定盘和动盘直径,选择动盘齿盘转速。该结构加工简单,而且确保装置运转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级微小气泡水气液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有色废水消色、污水、臭气、VOCs 有机废气的处理,利用带有微纳米气泡的液体与VOCs 有机气体或废水混合,在微纳米气泡的破裂过程中对VOCs 有机废气、废水进行吸附和降解,解决VOCs 有机废气、废水难以分解而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为此有大量的专利技术应用于此。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20221689.8公开了一种“超微米气泡喷头”,该超微米气泡喷头有一通透的筒体,在筒体内部上端是压力气水混合液入口,在筒体内部中上部位有导流锥,导流锥与筒体经槽滚压联接,并用密封圈密封,导流锥的底端为加速口,在加速口下方设置反向导流锥,反向导流锥与导流锥固定联接,导流锥与反向导流锥之间形成环形缝隙,在导流锥的锥体上位于反向导流锥锥口的位置有分配孔,在反向导流锥锥口外部设有剪切孔,剪切孔与环形缝隙相通。该发明的反向导流锥及其气水混合液通道的设置形式,致使气水混合液在通过超微米气泡喷头时,其结构对气水混合液的冲击剪切作用有限,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数量并不是最多,且由于冲击剪切作用力不是最佳,所产生气泡的体积差异也较大,所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混合液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当前国内外组成“迷宫螺旋体结构”的转子和定子表面的螺纹齿型,全部是一种螺纹齿型。该专利号为:200410008776.4 双端复合齿型迷宫螺旋泵为提高流量和稳定性,在原“迷宫螺旋体”转子表面螺纹齿型由一种螺纹齿型,设计由两种螺纹齿型复合组成。研究证明由两种齿型螺纹组成的复合齿型螺纹虽然有优势,但是该腔体依旧是“迷宫螺旋体”结构,并且该结构加工难度大。该结构有局限性,装置的转子和定子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中国专利CN 105457546 A介绍一种纳米级微小气泡水二级气液混合泵,结构复杂,无法实现大通量工艺要求。CN 205045842 U一种新型纳米级溶气器缺少动态运动剪切效率低,间隙小,流量低。CN 204803069 U一种微纳米增氧设备气泡大小控制不严密。CN 204752239 U一种超高含量超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结构复杂,气溶效率不高。CN 105417674 A一种微纳米气泡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法控制微气泡大小。CN 105289219 A用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喷头无法满足大流量的需求。 专利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用于VOCs 有机废气的处理系统需要压缩机空气。CN 105347519 A一种纳米气泡发生器及其应用无法实现超微化,大溶气率的需求。CN 104710002 A一种两级微纳米曝气催化臭氧化废水处理系统结构复杂,不便于使用。
CN 105240269 A双端U 形螺纹离式螺旋体微纳米气泡装置效率较低。CN105293673 A一种超微气泡水体净化装置庞大,效果不佳。CN 203862408 U 纳米气泡发生器微气泡产生量较小。 CN 203946901 U反冲激式微纳米气泡释放器效率较低。CN203976498 U微型曝气喷头水流剪切方向问题,效率较低。CN 204134485 U洗浴用纳米微泡发生装置及泡浴系统需要外部设施较多,效果不佳。CN 204162498 U、CN 204097182 U 一种微气泡释放头结构复杂。CN 105233643 A、CN 204159287 U多级叶轮微纳米气泡发生泵精度不高,结构复杂。
且现有的纳米微气泡水气液混合装置的转子和定子结构很少考虑拒水透气材料的选择,基本是实心结构。碰到大流量,高气溶率需求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8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亲水性聚砜类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胶膜胶水的配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