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8033.4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6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韩康洙;吕伦钟;金东旭;赵炫珉;赵亨彬;金志宪;赵晟原;金泳敏;朴海日;白承镇;李大荣;赵建熙;赵国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63 | 分类号: | G02F1/1336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灿强;尹淑梅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底;
第一波长转换层和第二波长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上并且彼此分隔开;以及
偏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上,所述偏振层包括反射部分和透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表面与所述偏振层之间,
其中,所述反射部分与形成在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之间的间隙叠置,
其中,所述透射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叠置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叠置的第二部分,并且
其中,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表面的方向测量的所述透射部分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表面的所述方向测量的所述透射部分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表面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的厚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部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叠置,所述反射部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叠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从所述反射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第一基底的距离与从所述反射部分的所述第二端部到所述第一基底的距离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部分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基底的凹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反射部分包括参考点,从所述参考点到所述第一基底的距离是最短的;
所述参考点设置在所述反射部分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三波长转换层,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相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和所述第三波长转换层的高度彼此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是绿色波长转换层,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是红色波长转换层,所述第三波长转换层是蓝色波长转换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覆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与所述偏振层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与所述偏振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部分直接地接触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中的每个包括量子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背光单元,被构造为将蓝光提供到所述第一基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光透射层,与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相邻设置,
其中,所述光透射层被构造为使入射到其的所述蓝光透射并且发射所述蓝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蓝光阻挡滤色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波长转换层与所述第一基底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波长转换层与所述第一基底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80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三维显示器的图形反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