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A型有机荧光小分子材料及其在三价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7858.4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6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李峰;张曌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08 | 分类号: | C07D249/08;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荧光 分子 材料 及其 三价铁 离子 检测 中的 应用 | ||
一种给电子基团(D)‑拉电子基团(A)型有机荧光小分子材料及其在三价铁离子(Fe3+)检测中的应用,属于荧光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以三苯胺类分子为给体,以3,4,5‑三苯基‑4H‑1,2,4‑三氮唑为受体的D‑A型荧光传感材料。这类分子的D‑A型结构,以及从D到A的电荷转移(CT)态性质保证了其具有高的荧光效率,而且3,4,5‑三苯基‑4H‑1,2,4‑三氮唑作为该荧光分子蓝光构筑单元,不但具有良好的电子运输能力,而且其裸露的氮原子对铁离子具有较高的络合能力,保证了该荧光材料对于铁离子检测有极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除此之外,该类材料对实际水中Fe3+也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电子基团(D)-拉电子基团(A)型有机荧光小分子材料及其在三价铁离子(Fe3+)检测中的应用,该类荧光材料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实际水样中Fe3+检测的优点。
背景技术
Fe3+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酶和免疫系统的组成。Fe3+在人体内是不能正常代谢的,若体内大量积累,则会患高铁血红蛋白症。除此之外,过量铁还会导致智力下降,体力不支。而人体内铁含量过低又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轻者会出现头晕目眩、记忆衰退、耳鸣等症状,重者会导致精神失常、肠道出血及白血病。因此,Fe3+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Fe3+检测技术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离子色谱法、发射光谱法(AES)、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然而这些方法普遍存在高成本、操作复杂、检测耗时长、仪器大型化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现场检测中的应用。
与以上多种检测技术相比较,荧光传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其工作原理包括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激发态内质子转移(ESIP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分子内电荷转移(ICT)以及聚集诱导发光(AIE)等。它具有高选择性,高的灵敏度,简单的操作步骤以及低的成本。除此之外,荧光传感器可以比较容易的置于手持设备中,更加有利于金属离子的现场检测。
目前用于Fe3+传感的荧光材料主要包括共轭聚合物、小分子荧光材料、高分子自组装材料以及树枝状分子等,但是相比较于其它材料,小分子荧光材料具有成本低、溶解性好、合成方法简单等优点,更加有利于实际应用。然而,目前的Fe3+检测仍有不足的地方,例如无法排除三价铬离子(Cr3+)和二价铜离子(Cu2+)的干扰。我们对此提出改进,利用给体(D)-受体(A)型有机荧光小分子材料来进行Fe3+高灵敏性检测。
D-A型有机荧光小分子材料具有一个给电子基团(D)和一个拉电子基团(A),而两个基团通过π电子共轭体系连接到一起。当该有机荧光小分子材料在350nm左右被激发后,发生分子内的电荷转移,从电子受体到电子供体,与此同时在460nm左右有一个新的发射峰出现,在我们就称之为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如图1)。近年来,该材料主要用于有机发光器件和太阳能电池,而且它们还可以作为荧光传感材料用于检测金属离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D-A型有机荧光小分子材料,并通过荧光法实现其对Fe3+的检测。本发明涉及一类以三苯胺类分子为给体(D),以3,4,5-三苯基-4H-1,2,4-三氮唑为受体(A)的D-A型荧光传感材料。这类分子的D-A型结构,以及从D到A的电荷转移(CT)态性质保证了其具有高的荧光效率,而且3,4,5-三苯基-4H-1,2,4-三氮唑作为该荧光分子蓝光构筑单元,不但具有良好的电子运输能力,而且其裸露的氮原子对铁离子具有较高的络合能力,保证了该荧光材料对于铁离子检测有极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除此之外,该类材料对实际水中Fe3+也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7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循环无喷枪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水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