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锂电池相变热管理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7554.8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7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庄俊峰;王玉龙;任宁;潘健健;张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9;H01M2/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锂电池 相变 管理 组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锂电池相变热管理组装结构,其包括:两副塑料支架,两副塑料支架内侧表面相对;夹持在两塑料支架之间的若干个电芯,电芯相互大体平行;以及若干个相变导热柱,相变导热柱插设在相邻电芯的间隙中。通过上述方案,电芯充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直接被相变导热柱吸收存储;在相变导热柱温度上升过程中,相变导热柱将吸收的热量与外部进行传导,降低了电芯的温度,并降低了在电池组内部产生温度集聚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锂电池相变热管理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锂离子电池市场已日渐成熟,各生产厂家规模也日益扩大,锂电池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但是也遇到很大的难题。比如锂电池现有的成组工艺,由组件组合固定,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热产生的热量集聚难以及时向外排出,不同位置的锂电池,温度集聚的情况也不一样,导致锂电池温差很大,影响了锂电池的性能及寿命。特别是自行车的锂电池组,通常厂家都认为电池包不大,忽略了电池组的热均衡问题,由于温度不均衡和高温导致电池组寿命下降。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3138029A,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中锂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带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箱体,箱体内竖直放置多列锂电池组,相邻锂电池组之间安装耦合散热装置,耦合散热装置包括两块竖直的隔板和相变材料,两块隔板相对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分别均匀设有多个竖直的翅片,相邻两块翅片与两块隔板组合形成一个竖直的安装槽,相变材料密封安装在部分安装槽内,其余安装槽作为空气流道,且相邻两个装有相变材料的安装槽间隔一个或多个空气流道。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5609894A设计的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参与热管理的锂电池包,包括锂电芯组及电池箱体,锂电芯组的各锂电芯固定排布于电池箱体内;各锂电芯外均包覆有相变材料封装体,利用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时的潜热值高的特点,使其吸收锂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实现对锂电池工作温度以及锂电芯之间温差的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及时排出锂电池组内部热量的自行车锂电池相变热管理组装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自行车锂电池相变热管理组装结构,其包括:
两副塑料支架,两副塑料支架内侧表面相对;
夹持在两塑料支架之间的若干个电芯,电芯相互大体平行;
以及若干个相变导热柱,相变导热柱插设在相邻电芯的间隙中。
作为优选,所述相变导热柱为柱状体,侧壁具有四个下凹的弧形面,该弧形面与电芯表面适配。
通过上述方案,电芯充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直接被相变导热柱吸收存储;在相变导热柱温度上升过程中,相变导热柱将吸收的热量与外部进行传导,降低了电芯的温度,并降低了在电池组内部产生温度集聚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塑料支架下端面上设置凹槽;凹槽贯通塑料支架的两侧壁,槽底位于两电芯之间;槽口一侧为外弧形面,另一侧的塑料支架本体向槽口方向延伸,延伸部为板体结构并封遮部分槽口;凹槽槽壁和延伸部包绕成线槽。这种结构,无需另行设置固线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尤其是,延伸部的悬梁式结构,可弯折,具有弹性,既方便接线,又可利用延伸部的弹力固紧线缆。
作为优选,相邻的四个电芯分布在四边形的四个角部。使结构更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尤其是使单个相变导热柱体积更大,储能更多,且紧凑的结构,减少热传递路径,利于更快速的向外传递热量,进一步减小了热量聚集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在位于顶端的电芯和相变导热柱上,覆盖有散热铝板;散热铝板处在两副塑料支架之间。便于快速与外部进行热交换。
作为优选,所述塑料支架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和若干个定位孔,电芯两端分别插入两塑料支架上的通孔;所述相变导热柱端面上具有立柱,立柱插合于所述的定位孔。这种结构,固定牢靠,可快速装配,装配质量高,在批量生产中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7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