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强化蔊菜修复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6898.7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华;丁旭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枯草 芽孢 杆菌 强化 蔊菜 修复 污染 土壤 方法 | ||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强化蔊菜修复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涉及修复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提供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强化蔊菜修复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方法一为:1)将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水混合配成菌液,将蔊菜种子浸泡于菌液中;2)将蔊菜种子取出风干,播种于钒矿污染的土壤中,修复一定时间后,将蔊菜整体从土壤中移除。方法二为:在蔊菜发芽阶段,将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水混合配成菌液,向钒矿污染土壤中喷洒,修复一定时间后,即将蔊菜整体从土壤中移除。在蔊菜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的钒及钒的伴生重金属逐步转移至蔊菜植物体内,通过将蔊菜整体从土壤中移除,最终实现土壤中钒及钒的伴生重金属的去除。本发明用于修复钒矿污染土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修复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钒(V)为过渡元素。钒主要伴生于钒钾铀矿、硫钒铜矿、钒铅矿等矿物中,世界上金属钒资源总量约为4130万吨,其中我国钒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钒被广泛应用在钢铁、有色金属、陶瓷、颜料、电子技术等行业中。
虽然钒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应用,但是在提炼钒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容小觑。若土壤中钒含量超标,通过食物链,钒将会对动植物以及我们人类自己造成危害,然而现阶段国内外针对于钒矿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较少。
目前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近年来,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越来越受人们欢迎。而且,在生物修复技术中,微生物与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被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强化蔊菜修复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强化蔊菜修复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水按照质量比1:1000混合配成菌液,选取蔊菜(Rorippa indica(L)Hiern.)种子,将蔊菜种子浸泡于菌液中10~24h;
或者将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水按照质量比1:100混合配成菌液,将蔊菜种子浸泡于菌液中0.5~3h;
二、然后将蔊菜种子取出,自然风干,然后播种于钒矿污染的土壤中,修复一定时间后,即将蔊菜整体从土壤中移除。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购买自启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进一步的,所述蔊菜种子的籽粒饱满,发芽率为85%以上。
进一步的,在蔊菜种子播种前还要对钒矿污染土壤进行常规的整地,土壤翻耕深度为10~30cm。种子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播种量为每亩6~15kg;肥料的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倍。
进一步的,所述钒矿污染的土壤中,钒的浓度小于750mg/kg。
进一步的,所述的蔊菜种子自春末或夏初播种于土壤后,在其萌发至秋季移除期间,对其进行包括杀虫、松土、除草、浇水在内的田间管理。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的修复时间为70~100d。所述修复时间为从蔊菜播种至将蔊菜移除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根据污染土壤所处的地理位置,合理调整修复时长。
进一步的,对于从土壤中移除的蔊菜,进行集中灰化处理,然后将灰烬安全填埋或者作为原料进行钒及钒的伴生重金属的提取。
有些情况下,适合对浸种,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修复钒矿污染土壤。
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强化蔊菜修复钒矿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蔊菜发芽后5~14d,将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水混合配成菌液,向钒矿污染土壤中喷洒,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添加量为0.5~1.5kg/亩,修复一定时间后,即将蔊菜整体从土壤中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