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6596.X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攀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攀锋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N3/021;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64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余热 发电 装置 | ||
1.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包括排气管(2)、外壳(6)和热电元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的左侧设有进气口(1),且所述排气管(2)的内部设有主通道(3),所述主通道(3)的四周设有横支管(9),所述横支管(9)的末端设有竖支管(10),所述竖支管(10)上设有排气管(11),且所述排气管(11)固定在热电元件(8)上,所述热电元件(8)的内侧设有导热绝缘片(12),且所述竖支管(10)固定在导热绝缘片(12)的内部,且所述排气管(2)的尾部设有温控阀(13),所述温控阀(13)的后面设有后盖(14),所述后盖(14)的后面设有过滤器(16),且所述外壳(6)的内侧设有风道(7),所述风道(7)的左侧设有进风口(4),且所述风道(7)的右侧设有排气口(15),且所述风道(7)的内侧设有导风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与汽车的排气管(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4)为圆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管(9)均匀的分布在主通道(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管(10)穿过导热绝缘片(12)与横支管(9)和排气管(1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管(9)的直径大于竖支管(10)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汽车尾气通过进气口进入主通道中,然后分别流向各横支管中,再流向竖支管中,最后通过排气管排出,这中间产生的热能经过各管道和导热绝缘片流向热电元件中供其发电,而进风口能够引入新鲜的空气从而带走排气管排出的尾气,而当温度过高时,温控阀会控制后盖打开来散热。
8.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通过进风口、分道和排气管的设置,巧妙地利用汽车开动时产生的风能,使尾气能够更快的排出,也能帮助热量的散发,解决了发热器散热不及时的问题,通过主通道、横支管、竖支管和排气管的设置,能够层层吸热,最大限度的吸收尾气中的余热,大大的增加了能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发电的效率,通过过滤器的设置,解决了空气污染的问题,特别是在后盖打开时,尾气直接排出来,更加有必要进行过滤,通过导热绝缘片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传导横支管和竖支管中的热量,使热量更好的被热电元件利用,增加了发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攀锋,未经郑攀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5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