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装置及其充电装置、管理终端和应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6368.2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6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耿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聪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世纪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装置 及其 充电 管理 终端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及其充电装置、管理终端和应用终端,该测量装置用于附加于肌体表面采集肌电信号,测量装置包括:电极部,包括电极部本体;电极部本体上嵌入设置有电极;电极部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附加于肌体表面的接触部;测量部,包括测量部本体和内置于测量部本体中的测量模块;测量部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电极保持部;电极保持部用于与电极部本体的电极匹配连接;测量模块根据电极采集到的电信号获取对应的肌电数字信号或肌体生理信息。本发明的测量装置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单,且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使用方便,携带方便,还提供了配套充电装置、管理终端,为测量装置采集到的肌电信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统一接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电的采集和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及其充电装置、管理终端和应用终端。
背景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它包括机器通过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大量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输入设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及提示请示等。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认知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领域有密切的联系。
从人为机器提供输入信息的角度看,能够实现人机交互的通道主要有语音、姿势(手或/和身体的运动)、头部跟踪(头部运动)、视觉跟踪(眼睛运动)、脑电跟踪(大脑的运动)、肌肉跟踪(肌肉运动)等。
人体表面肌电信号是肌肉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综合的复杂表现,能够反映肌肉以及神经的功能和状态。现有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器有线传输肌电信号的居多,原理大多是先将肌电信号前期进行放大滤波处理,并在微处理器控制下,经高分辨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其中有并行传输、时分传输等,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及其充电装置、管理终端和应用终端,用于解决现有肌电信号采集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用于附加于肌体表面采集肌电信号,所述测量装置包括:电极部,包括电极部本体;所述电极部本体上嵌入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部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附加于肌体表面的接触部;测量部,包括测量部本体和内置于所述测量部本体中的测量模块;所述测量部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电极保持部;所述电极保持部用于与所述电极部本体的电极匹配连接;所述测量模块根据所述电极采集到的电信号获取对应的肌电数字信号或肌体生理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模块包括:电极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电极感应到的电信号;肌电信号检出单元,与所述电极信号采集单元通信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检测出对应的肌电模拟信号;控制单元,与所述肌电信号检出单元通信相连,将所述肌电模拟信号转换成肌电数字信号,或/和解析所述肌电数字信号获得所述肌体生理信息;第一无线通信部,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相连,用于将所述肌电数字信号或/和所述肌体生理信息基于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发送;或/和电源单元,与所述电极信号采集单元,肌电信号检出单元,控制单元,或/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分别通信相连,用于供电或充电。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的一侧面与所述电极本体相连,所述接触部的另一侧面与一保护胶片相连;所述接触部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测量装置的身份的IC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聪,未经耿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