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46345.1 | 申请日: | 2017-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4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樊传刚;吴瑞;吴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泰特种结构剂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深圳精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B09B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胡锋锋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泥浆 快速 脱水 固化 调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其特征在于:该调理剂由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60%的酸性或中性无机活性粉末、10~70%的碱性无机活性粉末、2.5~25%的硫酸盐及2.5~5%的加载有固态聚合氯化铝的膨胀珍珠岩粉末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珍珠岩的粒度≤0.1mm,其开孔空隙中所加载固态聚合氯化铝的质量为膨胀珍珠岩自身质量的5%~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或中性无机活性粉末为粉煤灰、煤炉渣、硅灰、硅藻土、火山灰、珍珠岩、偏高岭、轻烧粘土及轻烧铝矾土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或中性无机活性粉末为粉煤灰、硅灰、火山灰和轻烧粘土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其比表面积≥500cm2/g。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无机活性粉末为CaO、MgO、矿渣微粉、钢渣微粉、硅酸盐水泥熟料、铝酸盐水泥熟料、硅酸盐水泥及铝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无机活性粉末为标号在42.5以上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或CA-50以上系列的铝酸盐水泥,其比表面积≥400cm2/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盐由石膏、Na2SO4、Fe2(SO4)3、MgSO4及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其比表面积≥400cm2/g。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过程为:将酸性或中性无机活性粉末、碱性无机活性粉末和硫酸盐粉末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加入配料所需的加载有PAC的膨胀珍珠岩颗粒,经搅拌均匀后即获得本发明的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
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调理剂用于泥水盾构所产生的废弃泥浆的脱水固化处理,其步骤如下:
1)通过筛分作用和离心作用将废弃盾构泥浆中的颗粒,分离成细粒泥浆和砂石部分,其中细粒泥浆的粒度小于0.1mm;
2)向步骤1)获得的细粒泥浆中加入PAM絮凝剂,搅匀后静置10~30分钟,使泥浆中泥水实现首次分离,并泌去上层清水;
3)泌去上层清水后,向泥浆中加入占泥浆质量比为1:(10~20)的调理剂,并充分搅拌均匀使泥浆进一步絮凝,实现泥水的进一步分离,并泌去泥面层上的清水,泌水后的泥浆即发生凝固,实现废弃泥浆的脱水固化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盾构废泥浆快速脱水固化的调理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得细粒泥浆的含水率为70~90%,步骤2)中PAM絮凝剂的加入量为泥浆质量的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且在絮凝剂加入过程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1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泰特种结构剂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深圳精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泰特种结构剂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深圳精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3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线型组合式新型车架
- 下一篇:自行车折叠后的推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