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延防护的列车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6277.9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夏庭锴;陈祥;左辉;崔科;徐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L25/02;B61L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闸北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防护 列车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延防护的列车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轨旁ATP从轨旁次级检测设备获取轨道区段占用状态;步骤B:轨旁ATP从通信列车获取列车位置报告;步骤C:轨旁ATP根据轨道区段占用状态和列车位置报告创建列车时延防护;步骤D:轨旁ATP根据轨道区段占用状态和列车位置报告,通过统一的时空模型更新列车时延防护;步骤E:轨旁ATP对通信列车关联的列车时延防护进行筛选,删除其周围确认无车区域的列车时延防护;步骤F:轨旁ATP计算列车时延防护的转换、合并、拆分、调整和删除;步骤G:轨旁ATP根据列车时延防护更新列车序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信号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时延防护的列车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通信的自动列车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的核心“自动列车保护系统”(ATP)由轨旁和车载两部分组成,其中轨旁部分主要负责采集轨旁设备和列车信息,为线路上所有列车计算移动授权并发送至车载ATP。轨旁ATP计算移动授权的依据是其管辖范围内车载ATP发送的列车位置信息和轨旁次级检测设备采集的轨道占用信息,如图1所示。这两个信息来源一般按如下方法定义:
“主要检测”:车载ATP通过位置报告发送的列车位置信息;
“次要检测”:轨旁检测设备提供的区段占用信息;
这样,当在实际运营中,出现如下情形时,轨旁ATP可不间断更新列车位置:
由于通信故障等原因车载ATP可能与轨旁ATP失去通信;
根据运营需要,轨旁ATP需能管理未装备ATP的列车进入线路运行。
这样,轨旁ATP需要一个高度抽象的逻辑对象来融合上述“主要检测”和“次要检测”提供的信息,以采用统一的理论框架抽象出列车与轨道的时空关系。这个理论框架既要能解决对“主要检测”和“次要检测”提供的列车位置信息进行一致性描述的问题,也要能解决由报文传输延时容忍度设计带来的定位不确定性问题和由报文异步引起的列车物理定位与逻辑定位的错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时延防护的列车管理方法,对列车的位置信息、序列信息、报文传输延时信息、报文异步信息、列车状态变化信息进行抽象,解决了轨旁ATP在处理列车位置时信息来源多、信息异步、列车状态转换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时延防护的列车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轨旁ATP从轨旁次级检测设备获取轨道区段占用状态;
步骤B:轨旁ATP从通信列车获取列车位置报告;
步骤C:轨旁ATP根据轨道区段占用状态和列车位置报告创建列车时延防护;
步骤D:轨旁ATP根据轨道区段占用状态和列车位置报告,通过统一的时空模型更新列车时延防护;
步骤E:轨旁ATP对通信列车关联的列车时延防护进行筛选,删除其周围确认无车区域的列车时延防护;
步骤F:轨旁ATP计算列车时延防护的转换、合并、拆分、调整和删除;
步骤G:轨旁ATP根据列车时延防护更新列车序列。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A中从轨旁次级检测设备获取的次级检测设备占用报告中得到轨道区段的占用信息和信息传输的延时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B中从通信列车发送的列车位置报告中获取列车安全定位信息和列车定位信息的采集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