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6179.5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7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斌;张辉;应朝阳;徐国忠;王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吕元辉 |
地址: | 35001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萍 种质 资源 密集 栽培 装置 | ||
1.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由栽培槽和栽培面板构成,栽培面板为双层结构,置于栽培槽上;所述的栽培面板上设有栽培杯孔,栽培网杯置于栽培杯孔上;所述的栽培网杯由杯托和杯网组成;所述的杯网为网状结构,网孔径小于红萍个体的平均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托采用PVC材料,厚度2-3mm,杯托形状外方内圆,外为正方形,边长85-90mm,内为圆形,直径75-80mm,杯托双层叠加使用,用夹子固定;所述的杯网采用尼龙材料,孔径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杯孔直径为80mm,杯孔间距不少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面板采用PVC材料,厚度20mm,两层面板的间距10-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槽高度为80-10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养殖时,所述的栽培网杯置于栽培杯孔上,栽培网杯底部与栽培槽底部的距离为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槽一端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从栽培槽上方穿过栽培面板延伸到栽培槽内部,进液管出口尽量接近栽培槽底部,与栽培槽底部的距离不少于10mm;栽培槽另一端设有回液管,回液管从栽培槽下方延伸到栽培槽内部,回液管入口与下层面板高度一致;回液管入口位置高于进液管出口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槽中装有营养液,营养液中各成分的浓度为P3+9.4ppm,K+24.0ppm,Ca2+40.0ppm,Mg2+4.0ppm,Fe3+0.93ppm,B3+0.05ppm,Mo2+0.177ppm,Mn2+0.53ppm,Zn2+4.98ppm,Cu2+2.05ppm,Se4+0.03ppm,营养液循环利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与营养液池的供液管道相连,所述的回液管与营养液池相连;盛放于营养液池中的营养液由水泵提高压力后,以一定的流量被抽取到供液管道中,然后由栽培槽的一端经进液管流入栽培槽内;营养液经位于栽培槽的另一端的回液管流回营养液池;营养液在此栽培系统中,处于循环流动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红萍种质资源密集栽培装置在红萍密集栽培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61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斛树干培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农灌区沟渠污染物削减的经济作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