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冷采助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5536.6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夏战利;李月玲;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绿浪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8 | 分类号: | C09K8/588;C09K8/584;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6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稠油冷采 助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稠油冷采助剂,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石油消耗量正逐年上升,而可采的石油储量却在逐年下降,尤其是易采稀油的储量越来越少,世界能源危机日益严峻,许多国家已经将石油问题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高度,尤其是在我国对稠油的开采有着更为现实紧迫的需求。随着稠油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油越来越稠,普通的蒸汽吞吐及蒸汽驱已不能适应稠油开采的需要。人们急需一种更新更好的开采方法,以满足稠油开采的迫切需要。
目前,热力采油是通过加热地下油藏而使稠油降粘的主要方法,但有些油层含砂较多,有些注汽管线距离及地面环境受限制,且注蒸汽开采稠油注汽时间长、费用高,长期注汽地层积水排不出对地层伤害大,且含砂较多地层注汽易将地层注塌造成“汽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稠油冷采助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稠油冷采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硅树脂聚醚乳液10-12重量份,碳酸铵8-10重量份,硝酸盐6-7重量份,醇8-10重量份,尿素1-2重量份,盐酸6-8重量份,磺酸基羧酸盐11-13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2-4重量份,水34-48重量份。
进一步地,将经过净化的氨与二氧化碳按摩尔比2.8~4.5混合进入合成塔,塔内压力为13.8~24.6 MPa,温度为180~200℃,反应物料停留时间为25~40min,得到含过剩氨和氨基甲酸铵的尿素溶液,经减压降温,将分离出氨和氨基甲酸铵后的脲液蒸发到99.5%以上,然后在造粒塔造粒得到原料中的尿素。
进一步地,由氨气与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冷却结晶得原料中的碳酸铵。
进一步地,将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除得氢氧化钠外,在阴极有氢气产生,阳极有氯气产生:在反应器中将氢气和氯气通至石英制的烧嘴点火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并发出大量热:氯化氢气体冷却后被水吸收成为原料中的盐酸。
进一步地,将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除得氢氧化钠外,在阴极有氢气产生,阳极有氯气产生:在反应器中将氢气和氯气通至石英制的烧嘴点火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并发出大量热:氯化氢气体冷却后被水吸收成为原料中的盐酸。
进一步地,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硅树脂聚醚乳液12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碳酸铵8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硝酸盐7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醇8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尿素2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盐酸6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磺酸基羧酸盐13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烷基萘磺酸盐2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水42重量份。
进一步地,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硅树脂聚醚乳液10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碳酸铵9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硝酸盐7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醇8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尿素2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盐酸6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磺酸基羧酸盐13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烷基萘磺酸盐2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原料中含有水43重量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稠油冷采助剂,实现了稠油冷采,无需注蒸汽开采稠油,稀化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地层能量,促进油层流体连通,减少采油过程中对地层造成的伤害,提高回采速度和回采水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冷采低渗透层,延长有效开采轮次,节约大量的采油时间和费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稠油冷采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硅树脂聚醚乳液10-12重量份,碳酸铵8-10重量份,硝酸盐6-7重量份,醇8-10重量份,尿素1-2重量份,盐酸6-8重量份,磺酸基羧酸盐11-13重量份,烷基萘磺酸盐2-4重量份,水34-48重量份。
将经过净化的氨与二氧化碳按摩尔比2.8~4.5混合进入合成塔,塔内压力为13.8~24.6 MPa,温度为180~200℃,反应物料停留时间为25~40min,得到含过剩氨和氨基甲酸铵的尿素溶液,经减压降温,将分离出氨和氨基甲酸铵后的脲液蒸发到99.5%以上,然后在造粒塔造粒得到原料中的尿素。
由氨气与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冷却结晶得原料中的碳酸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绿浪助剂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绿浪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5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