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多芯光纤耦合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4877.1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宇;凌懿谋;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达康通讯设备(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025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光纤 耦合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光纤耦合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多芯光纤耦合连接装置,包括插芯、光纤和固定叉;在所述插芯上自上而下开设有注胶凹槽;在所述插芯上从所述插芯的侧面开始向内延伸至所述插芯的底部开设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注胶凹槽的底部的一端相连通;并穿过所述注胶凹槽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通槽;所述光纤的一端用剥纤钳剥出裸光纤;所述光纤具有裸光纤的一端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弧形槽内,且所述裸光纤裸漏在所述插芯的外部;所述固定叉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叉的一端切削形成L形结构;所述光纤插入所述弧形槽后向所述注胶凹槽内浇注胶水进行密封固定。应用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耦合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多芯光纤耦合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耦合连接器主要用于实现光纤之间的对接。
随着光通讯对带宽需求日益提升,单芯连接实现单路光发射、接收已经不足以满足现有需求,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出现了多种实现多芯光纤耦合的连接方法,比如日本所采用的内圆弧石英V槽加石英盖板的方法,这种连接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成本较高,且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纤裂、影响产品的可靠性;此外,还有一种采用将光纤阵列精密研磨成45度全反射面,直接与VCSEL阵列、PD阵列进行光路耦合,但是目前45度光纤阵列制造工艺难度较高,且生产良率较低,制造成本较高,且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另外,美国US-conec采用了MT接头+TIR透镜组成的光路90度转角的方式,虽然方便耦合,但是此方案还要其他零部件一起组装,结构复杂,而且这些组合的零部件要求较高精密度,同时TIR透镜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且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制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多芯光纤耦合连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芯光纤耦合连接器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且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的完整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多芯光纤耦合连接装置,包括插芯、光纤和固定叉;在所述插芯上自上而下开设有注胶凹槽;在所述插芯上从所述插芯的侧面开始向内延伸至所述注胶凹槽的底部开设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注胶凹槽的底部的一端相连通;并穿过所述注胶凹槽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通槽;所述光纤的一端用剥纤钳剥出裸光纤;所述光纤具有裸光纤的一端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弧形槽内,且所述裸光纤裸漏在所述插芯的外部;所述固定叉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叉的一端切削形成L形结构;将所述光纤具有裸光纤的一端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弧形槽内,且所述裸光纤裸漏在所述插芯的外部后向所述注胶凹槽内浇注胶水进行密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注胶凹槽呈倒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插芯由塑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插芯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胶水采用双组份光纤环氧树脂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叉由金属材料制成。
由上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多芯光纤耦合连接装置,应用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插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达康通讯设备(惠州)有限公司,未经讯达康通讯设备(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4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间光谱分离式滤波器波长分辨率的提升方法
- 下一篇:光学结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