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与冷却水管换热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4428.7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开;郭磊;李祥雨;郭利霞;白卫峰;汪伦焰;李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4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冷却 水管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与冷却水管换热试验方法。本发明的试验原理简单,具备可操作性,通过改变热流强度、改变水管材质得到混凝土试块与冷却水管的换热效率,以期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研究,从中寻求换热系数与热流变化、材料常物性等因素的一般性规律,以便建立换热系数计算模型,弄清混凝土与冷却水管在试验期全过程的换热行为,为今后对相同水管的应用进行仿真研究时提供关键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与冷却水管换热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热性材料,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放热反应,温度不断上升,内部最高可达30℃~70℃;它同时又是惰性材料,内部热量散失迟于表面,形成了内部温度高于表面的情形。过大的基础温差和内外温差的存在均易导致混凝土的开裂,因此从根本上防止混凝土裂缝出现就是及时地将其内部的热量导出,其中水管冷却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混凝土内部降温方法,其中水管冷却效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水管与混凝土的热交换能力,通常由换热系数表征,同时该系数也是水管冷却混凝土数值仿真的关键参数,其精度直接决定了仿真计算的精度。但换热系数目前仍由经验确定,尚缺乏有效的试验手段来获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与冷却水管换热试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与冷却水管换热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多棱柱混凝土试块,多棱柱混凝土试块的棱数为n,n≥5,在试块中间设有冷却水水管Ⅰ,冷却水管Ⅰ的两端伸出混凝土试块;
(2)多棱柱混凝土试块有n个面,每个面沿长度方向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A区、B区、C区和D区,在每个面对应的每个区域上设置有薄膜加热器;
(3)在冷却水管Ⅰ的内壁和外壁上、多棱柱混凝土试块内均设有贴片式热电偶,贴片式热电偶沿着冷却水管Ⅰ呈环形辐射均匀设置,贴片式热电偶与中央处理器配套使用;
(4)将多棱柱混凝土试块和冷却水管Ⅰ放置在试验箱内;
(5)将多棱柱混凝土试块的n个面和每个面上4个区域的薄膜加热器的加热情况进行随机组合,薄膜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在设定范围内进行变化,由贴片式热电偶测得各点的温度值,得出各点混凝土试块与冷却水管Ⅰ的换热效率;
(6)制作多棱柱混凝土试块,在试块中间设有与冷却水水管Ⅰ材质不同的冷却水水管Ⅱ,重复上述步骤,得出各点混凝土试块与冷却水管Ⅱ的换热效率;
(7)将步骤(5)和步骤(6)中得出的换热效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混凝土试块与冷却水管的换热效率模型。
所述多棱柱混凝土试块的外表面设有石棉层,石棉层与试验箱内壁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隔层,冷却水管Ⅰ伸出的两端外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隔层,试验箱内剩余的空隙内填充细沙。
所述薄膜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为30℃~70℃。
所述冷却水管Ⅰ为铁管,冷却水水管Ⅱ为HDPE管。
所述试验箱是由玻璃纤维板制成的,试验箱设置在支撑座上。
所述多棱柱混凝土试块为五棱柱混凝土试块,五棱柱混凝土试块有5个面,分别为Ⅰ面、Ⅱ面、Ⅲ面、Ⅳ面和Ⅴ面。
本发明的试验原理简单,具备可操作性,通过改变热流强度、改变水管材质得到混凝土试块与冷却水管的换热效率,以期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研究,从中寻求换热系数与热流变化、材料常物性等因素的一般性规律,以便建立换热系数计算模型,弄清混凝土与冷却水管在试验期全过程的换热行为,为今后对相同水管的应用进行仿真研究时提供关键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4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压力容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凝胶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