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精对苯二甲酸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4288.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孙蓓;林泽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格瑞德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1/02 | 分类号: | C07C51/02;C07C51/42;C07C63/2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段国刚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液分离装置 精对苯二甲酸 碱减量废水 打浆装置 碱减量废水残渣 粉碎干燥 工业废水 工艺步骤 环境效益 结晶装置 经济效果 溶解装置 生物降解 水洗装置 脱色装置 蒸馏装置 制备工艺 减量机 酸析池 改性 去除 回收 生产 改进 开发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精对苯二甲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量机,酸析池,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粉碎干燥装置,打浆装置,溶解装置,第二固液分离装置,蒸馏装置,脱色装置,第三固液分离装置,结晶装置,第四固液分离装置,水洗装置,第五固液分离装置,打浆装置。本发明经过广泛而深入的开发研究,通过改进制备工艺,从碱减量废水中回收残渣,节省了工艺步骤,使得碱减量废水的CODcy值去除率达75%左右,并改性成为易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同时把碱减量废水残渣转变为精对苯二甲酸产品,变废为宝,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果和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精对苯二甲酸的装置,属于对苯二甲酸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碱减量废水是对涤纶面料加碱处理后的工业污水,其COD值一般在8000~30000左右,碱减量废水残渣主要成分为对苯二甲酸钠盐泥。目前,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以降低印染废水中的COD值为目标,较多的是,通过在印染废水中投放三价铁盐药剂,并用酸调节pH值,从而使碱减量废水中的对苯二甲酸以固态方式析出,这种方法可以使碱减量废水的COD值降低70-80%,但上述方法的缺陷在于:1、析出的对苯二甲酸杂质非常多,无法再次利用,并且难以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2、采用酸析的方法,成本太高。
有基于此,申请人作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精对苯二甲酸的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产精对苯二甲酸的装置,包括减量机,酸析池与减量机相连,第一固液分离装置与酸析池相连,粉碎干燥装置与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相连,打浆装置与粉碎干燥装置相连,溶解装置与打浆装置相连,第二固液分离装置一方面与溶解装置相连,另一方面与打浆装置相连,蒸馏装置一方面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相连,另一方面与打浆装置相连,脱色装置与蒸馏装置相连,脱色装置中置有吸附材料,第三固液分离装置一方面与脱色装置相连,另一方面与打浆装置相连,结晶装置与第三固液分离装置相连,第四固液分离装置一方面与结晶装置相连,另一方面与打浆装置相连,水洗装置与第四固液分离装置相连,第五固液分离装置与水洗装置相连,烘干装置、第二蒸馏装置分别与第五固液分离装置相连,打浆装置与第二蒸馏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
在所述减量机和酸析池之间还设置集水池。
所述的粉碎干燥装置为带式粉碎功能的烘干机,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第三固液分离装置、第四固液分离装置、第五固液分离装置采用离心机或过滤机的任意一种,打浆装置采用打浆釜,溶解装置采用溶解釜,蒸馏装置采用蒸馏塔,结晶装置采用冷水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经过广泛而深入的开发研究,通过改进制备工艺,从碱减量废水中回收残渣,节省了工艺步骤,在制备方法过程中对各种产物进行循环使用,因此,使得碱减量废水的CODcy值去除率达75%左右,并改性成为易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还对碱减量废水残渣造成的二次污染环境带来很好改善,同时把碱减量废水残渣转变为精对苯二甲酸产品,变废为宝,制备的精对苯二甲酸产品,回收率达到90%,纯度为99.5%以上,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果和环境效益。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生产装置的结构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碱减量废水残渣生产精对苯二甲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格瑞德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格瑞德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42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