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4155.6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4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力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E05D5/02;E05C17/02;E05B8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宋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利于 乘员 水下 逃生 车门 | ||
本发明公开了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包括车门、设置于车门上的铰链、设置于车门上的限位器、设置于车门上的门锁和起爆控制器;所述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上均设置起爆器;所述起爆控制器设置于车门靠近车厢内部一侧;所述起爆控制器用于控制起爆器开启并破坏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使得车门打开。本发明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车辆内人员通过起爆控制器控制起爆器开启并破坏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使得车门打开并进行逃生,实现了汽车落水事故中的快速逃生,提高了乘员存活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逃生装置,具体涉及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
背景技术
随着群众机动出行需求不断提高,汽车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85亿辆,其中汽车1.8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4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96亿人。上半年汽车保有量净增1135万辆,新注册登记汽车达1328万辆,比去年同期提高199万辆,同比增长17.62%。
汽车保有量大幅提升的同时,汽车的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汽车发生落水时,由于车辆进水,会导致车门和车窗电路失灵,而在水下,由于水压原因,车门会极难打开,所以汽车落水事故中,死亡率非常高。现有技术中,针对汽车落水事故没有相应的应急手段,无法快速逃生,导致汽车落水事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汽车落水事故没有相应的应急手段,无法快速逃生,目的在于提供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有利于乘员水下逃生的车门,包括车门、设置于车门上的铰链、设置于车门上的限位器、设置于车门上的门锁和起爆控制器;所述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上均设置起爆器;所述起爆控制器设置于车门靠近车厢内部一侧;所述起爆控制器用于控制起爆器开启并破坏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使得车门打开。
汽车发生落水时,由于车辆进水,会导致车门和车窗电路失灵,而在水下,由于水压原因,车门会极难打开;汽车落水后,由于车尾较轻,车头较重,所以车头会向下倾斜,甚至翻转,这更加大了从汽车落水事故中逃生的难度;人员在车内由于车辆位置的变化,无法有稳定的工作平台对车窗和车门进行破坏,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从汽车落水事故中逃生的难度。现有技术中,针对汽车落水事故没有相应的应急手段,无法快速逃生,导致汽车落水事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本发明应用时,所述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上均设置起爆器;所述起爆控制器设置于车门靠近车厢内部一侧;所述起爆控制器用于控制起爆器开启并破坏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使得车门打开。当车辆发生落水时,车辆内人员通过起爆控制器控制起爆器开启并破坏铰链、限位器和门锁,使得车门打开并进行逃生,实现了汽车落水事故中的快速逃生,提高了乘员存活几率。
进一步的,所述起爆器设置为环形柱状结构;所述起爆器包括防水保护壳、套筒、无线通信装置、起爆装置、强化帽、电引线、起爆药、聚能块和爆炸药;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起爆装置、强化帽、电引线、起爆药、聚能块和爆炸药均设置在防水保护壳内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与起爆装置电连接;所述强化帽设置于起爆装置与起爆药之间,且电引线从起爆装置引出并贯穿强化帽进入起爆药中;所述爆炸药与起爆药接触;所述聚能块设置在防水保护壳内壁上且聚能块上设置有突起;所述聚能块与爆炸药接触,且聚能块的突起朝向套筒所在方向。
本发明应用时,强化帽设置于起爆装置与起爆药之间,且电引线从起爆装置引出并贯穿强化帽进入起爆药中,强化帽对起爆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使得起爆药发生定向爆炸,可以更稳定的引爆爆炸药。所述聚能块设置在防水保护壳内壁上且聚能块上设置有突起;所述聚能块与爆炸药接触,且聚能块的突起朝向套筒所在方向。聚能块的突起对爆炸药的爆炸方向起定向作用,聚能块的突起朝向套筒所在方向使得爆炸药的爆炸方向朝向套筒,使得套筒内安装的部件被爆炸破坏,实现了起爆器的高效运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力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力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4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打包带的印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式压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