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拍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4109.6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1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盐原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225;H04N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拍摄装置,在设定预定的相位差的状态下使传感器和显示器准确地同步。构成如下拍摄装置,具备:第一定时信号生成部,生成第一定时信号;第二定时信号生成部,生成第二定时信号;相位差控制部,将所述第一定时信号与所述第二定时信号的相位差控制为预定的相位差;传感器,基于所述第一定时信号而被驱动;图像处理部,基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而以行为单位生成显示对象的图像;显示部,基于所述第二定时信号而被驱动,并以行为单位显示通过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以及错误信息获取部,获取示出有无由所述显示部显示的行的图像未通过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的错误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被拍摄体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的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通过显示器显示由传感器拍摄到的图像的拍摄装置。在近年来的拍摄装置中,通常采用以下构成:对被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使显示器显示由图像处理得到的图像。在这种构成中,为了防止由传感器拍摄到的图像在显示器显示的延迟,则开发了各种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从传感器的驱动定时延迟了ΔT的再生定时而开始在显示器的图像显示的构成。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为了缩小电路规模并降低放射的电磁波噪声,则由同一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驱动传感器与显示器的构成。而且,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图像数据的读取和图像数据的写入相冲突的冲突时延迟时钟周期而避免超越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436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077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5853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不同的定时发生单元(定时发生单元75、定时发生电路27)的输出信号而驱动传感器和显示器。如此,难以使由不同的定时发生单元产生的各个定时信号完全地同步,彼此的定时在拍摄及显示的过程中会相对地偏离。因此,即使通过在各个时钟所决定的定时来驱动显示器和传感器,并以使显示器相对于传感器延迟ΔT的方式来设定两者的定时,在拍摄及显示的过程中两者的驱动定时也会从理想的定时发生偏离。其结果是,难以维持显示器相对于传感器延迟ΔT的状态,从而发生比ΔT长的显示延迟(例如,超过一帧的延迟等)。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由同一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来驱动传感器和显示器的构成,在该专利文献2中,完全未公开将由传感器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之后在通过显示器显示的构成中用于防止显示延迟的构成。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构成为当发生与图像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相关的冲突时,使读取一行时的读取速度低速化(专利文献3的图8)。但是,未公开对于读取和写入给予预定的相位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在设置了预定的相位差的状态下使传感器与显示器准确地同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生成第一定时信号和相对于该第一定时信号具有预定的相位差的第二定时信号。在此,如果显示的行没有超越图像处理完成的行的话则预定的相位差不会过小而不会发生错误。但是,当预定的相位差过小时,能够发生如下错误:在显示部的某行在能够显示状态下该行的图像处理未结束的状态。因此,通过错误信息获取部获取示出有无由显示部显示的行的图像未由图像处理部生成的错误的信息。
根据该构成,由于基于示出错误的有无的信息能够确定错误是否发生。因此,当示出有无错误的信息表示发生了错误时,能够采取由拍摄装置的使用者进行的预定的相位差的校正、由拍摄装置进行的预定的相位的自动校正等的对应,在对应后的拍摄装置中,能够在设置预定的相位差的状态下使传感器和显示部准确地同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4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