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高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3860.4 | 申请日: | 201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则树;桂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技术 超高层建筑 风洞试验 模型 | ||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高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1),所述框架主体(1)为多层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框架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座(3),所述底座(3)固定在试验台上,所述框架主体(1)内设有从下向上贯穿框架主体(1)的中心管(4),所述中心管(4)的底部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框架主体(1)的四面和顶部均设有外衣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高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包括水平且四行六列矩阵排列的横梁(5),所述横梁(5)上排列有四条纵梁(6),所述纵梁(6)与横梁(5)垂直,所述纵梁(6)与横梁(5)交叉处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竖梁(7);所述框架主体(1)为3D打印整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高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包括五个水平且等距排列的层板(10),所述层板(10)包括水平排列的四条横梁(5),所述横梁(5)上排列有四条纵梁(6),所述纵梁(6)与横梁(5)垂直,所述横梁(5)和纵梁(6)交叉处均设有安装孔(8),所述安装孔(8)内插装有竖梁(7),所述竖梁(7)竖直设置,所述安装孔(8)侧面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定位销(9),定位销(9)的端部卡在竖梁(7)上;所述层板(10)和竖梁(7)均为3D打印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高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包括竖直且四行四列矩阵排列的竖梁(7),所述竖梁(7)上排列有四个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上设有结构为方形通孔的第一限位孔(14)、第二限位孔(15)和第三限位孔(16),所述第一限位孔(14)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孔(15)水平设置,所述第三限位孔(16)水平设置且与第二限位孔(15)垂直,所述竖梁(7)插装在第一限位孔(14)内,所述第二限位孔(15)内插装有纵梁(6),所述第三限位孔(16)内插装有横梁(5),所述第一限位孔(14)、第二限位孔(15)和第三限位孔(16)侧面均设有定位孔(13),所述定位孔(13)内螺纹安装有定位销(9),所述竖梁(7)、纵梁(6)和横梁(5)侧面均等距排列有圆柱形的定位槽(12),所述定位销(9)卡在定位销(9)内;所述竖梁(7)、纵梁(6)和横梁(5)均为3D打印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高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9)包括圆柱状的主体,主体一端设有螺纹,主体另一端两侧对称设有两片长方形的旋转片(17)。
6.根据权利要求2和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高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7)、纵梁(6)和横梁(5)均为正方形钢管,所述底座(3)包括两层长方形网格框架,两层长方形网格框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长方形网格框架中部设有多个方形套管(18),所述纵梁(6)固定在套管(18)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高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4)为方形钢管,所述中心管(4)卡在横梁(5)和纵梁(6)组成的长方体空间中;所述中心管(4)为3D打印整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高层建筑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衣板(2)为PVC板或薄木板,所述外衣板(2)与框架主体(1)之间通过金属胶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38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台五孔压力探针梳
- 下一篇:水下步行机器人测试系统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