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互联网进行森林二类调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3530.5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5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冯仲科;刘金成;冯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互联网 进行 森林 调查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方法,特别是一种结合互联网下载遥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方法。
二、技术背景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是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现状,查清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实现林业的科学经营,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林业现代化发展的最为基础数据工作。尽管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多学科之间不断融合,但目前采用的二类调查方式,仍以传统的人工实地调查为主,为了获得高精度数据一般采用每木精确检尺的方式进行,没有提前进行区划,工作量大,且效率较为低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学习和相关工作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互联网服务提供的信息、数据和搜索给广大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创造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价值,成为了重要的科研数据来源。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不足,改善目前二类调查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资源,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互联网下载遥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方法。
主要发明内容:
借助互联网技术下载工作区相应遥感影像,记录获取影像时间,并纠正确定边界;根据工作区边界,收集遥感影像造林、采伐相关资料,并借助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对待工作区进行观测,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出最新的林地面积;系统布设N棵树多边形法测定样地因子,然后根据纠正的遥感影像和测定因子,制作影像图及多种专题地图。
本项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待工作区遥感影像,并能便捷地分析、纠正和区划影像数据,提高了调查效率,降低了调查成本。
(2)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森林二类调查,能够做到作业前区划、作业中有据、作业后可查。
(3)森林样地布设N棵树多边形法实地测量,结合互联网技术,能够保证在最高效率基础上提高调查精度。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互联网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获取与配置示意图,其中,A表示遥感卫星,B表示互联网,C表示林地工作区;
图2——林地面积统计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借助互联网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革新,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查思路和模式,具体是:
1)利用互联网技术、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以及森林样地观测技术,综合起来应用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中,如图1所示,在互联网B上下载待工作地区C遥感影像A,记录遥感影像获取时间t,通过影像纠正,确定工作区域边界,完成测量前的区划和准备工作;
2)根据区划好的遥感影像,收集工作区自遥感影像获取以来的所有造林、采伐利用资料,分类整理,归档;
3)如图2所示,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对造林、采伐利用区进行观测,分别确定工作区上一年的林地面积S上年、采伐占用面积S伐以及造林面积S造,利用数学模型①S=S上年-S伐+S造,确定工作区最新的林地面积S;
4)系统布设N棵树多边形法测定样地信息,其中,N取值范围为6~9,统计林地面积S、树种、平均高平均胸径株数密度蓄积量M、生长量Z、碳汇量C等;
5)根据遥感影像和林分测定因子,制作影像图及多种专题地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3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深层测斜的数据采集与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航测闭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