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井支撑结构及沉井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3421.3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8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星;蔡国忠;马樟喜;陆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广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8 | 分类号: | E02D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林乐飞 |
地址: | 3100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井 支撑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支撑结构及沉井施工方法,沉井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砂垫层上的枕木,在枕木上搭设支模,支模由木板和刃脚模板构成;刃脚模板底部设置有一个平坦部,平坦部内侧固定有角钢;刃脚模板外侧设有木板,木板沿刃脚模板周向铺设,刃脚模板与木板之间设有垫架;木板外安装有铁板架,铁板架底部与枕木装配,铁板架径向通过对拉螺栓与木板连接,铁板架与木板之间设置若干龙骨隔离;铁板架分体设置,铁板架包括若干铁板架单元插接构成,对拉螺栓包括若干螺栓单节连接构成。沉井施工方法采用上述沉井支撑结构支撑。本发明采用拼装式沉井基础,装配容易,可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沉井支撑结构及沉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建建设日益完善,工程环境日益复杂,施工期间需要确保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沉井基础是以沉井法施工的地下结构物和深基础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对沉井施工时,更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确保不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沉井一般是在地表制作成一个井筒状或矩形的结构物,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但这种沉井施工方法,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不能确保周边安全问题,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城市建筑规模的扩大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污水收集输送泵站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沉井以其挖土量少,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比较小,稳定性好,能支承较大荷载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异型沉井因结构复杂,平面形状不规则,沉井刃脚地标高不等,给沉井制作、下沉、防偏、封底等施工带来较多困难。
现有钢筋混凝土沉井支撑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不可重复利用。钢筋混凝土沉井支撑只在顶管进管过程中起作用,待顶管管道施工完毕,钢筋混凝土沉井支撑就废弃了,造成大量的钢筋混凝土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井支撑结构,采用拼装式沉井基础,装配容易,可重复利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沉井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砂垫层上的枕木,在枕木上搭设支模,支模由木板和刃脚模板构成;刃脚模板不规则设置,其上部圆形设置,其下部锥形设置,刃脚模板底部设置有一个平坦部,平坦部内侧固定有角钢;刃脚模板外侧设有木板,木板沿刃脚模板周向铺设,刃脚模板与木板之间设有垫架,垫架设置在刃脚模板锥形部外侧;木板外安装有铁板架,铁板架底部与枕木装配,铁板架径向通过对拉螺栓与木板连接,铁板架与木板之间设置若干龙骨隔离;铁板架分体设置,铁板架包括若干铁板架单元插接构成,对拉螺栓分段设置,对拉螺栓包括若干螺栓单节连接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拼装式沉井基础,装配容易,可重复利用;铁板架和对拉螺栓分体设置,可以根据需求增减,铁板架包括若干铁板架单元插接构成,对拉螺栓包括若干螺栓单节连接构成,拆装方便,使用灵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铁板架单元的一端设有插接块,铁板架单元的另一端设有插接口,相邻两个铁板架单元通过插接口与插接块配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方便,装配容易,可以根据需求增设。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单节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头,螺栓单节的另一端设有螺纹连接槽,相邻两个螺栓单节通过螺纹连接槽与螺纹连接头配合连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拉螺栓分体设置,其螺栓单节可以根据需求增减,使用方便,结构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木板为多层板,所述木板包括设置在其中心的岩棉板结构层,设置在岩棉板结构层两侧的钢板层,以及涂设于钢板层表面的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板采用多层板,不易变形开裂,结构稳定,经久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广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广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3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