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充气橡胶内胎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2952.0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7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夏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迪马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7/00 | 分类号: | C08L17/00;C08L7/00;C08K13/02;C08K3/04;C08K3/26;C08K3/22;C08K5/09;C08K3/06;C08K5/21;B60C1/00;C08J9/06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橡胶 内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充气橡胶内胎。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自行车、婴童车轮胎的内胎几乎都采用充气式内胎,骑乘人常因中途“爆胎”而烦恼,也因轮胎充气、补胎等带来诸多不便;而少量的免充气内胎大多为聚氨酯橡胶发泡,但因其弹性小、承载能力弱、骑乘舒适性差,只适用于婴童车轮胎,得不到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充气、防穿刺、高弹性、永不“爆胎”、承载能力强、骑乘舒适性好的自行车、婴童车的免充气橡胶内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充气橡胶内胎,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原辅材料配比包括如下组分:
上述材料中,
天然胶:要求拉伸强度大于18兆帕。
再生胶:要求为60目以上无味精细再生胶。
复合胶:主要为增加产品弹性。
炭黑:要求N330以上,主要为补强作用,增加产品耐磨性和硬度。
碳酸钙:对橡胶体起到填充作用。
氧化锌:活化橡胶的整个硫化体系、提高交联密度。
硬脂酸:橡胶硫化的活性剂、增塑剂和软化剂。
防老剂:提高产品的耐老化性能和热稳定性。
化学发泡剂:要求闭孔发泡,分散在橡胶基质中,加热时可以产生气泡,形成均匀的多孔结构。
硫磺:促进橡胶分子的交联作用(硫化),使之结构和性能发生改变,成为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促进剂M&D(促进剂M和促进剂D的混合):缩短硫化时间,减少硫磺用量,增加橡胶交联密度,降低硫化温度,改善胶料的焦烧现象,提高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尿素:要求细度达到14μm以上,配合发泡剂及其它成份,可降低发泡剂分解温度,同时使得发泡橡胶产品无味不变色。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见图1,括号中的工序由自行车装配厂完成)是:
此免充气橡胶内胎,硫化成型工序改为发泡成型工序,且发泡成型工序不需要在轮胎生产企业完成,而在自行车生产装配工序中完成。
上述免充气橡胶内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压出:型口按内胎规格要求调整,压出的胎管为实心结构,不同于普通充气内胎胎管的空心管状结构。
b、发泡成型:发泡成型工序在自行车(童车)装配厂完成,一般由装配厂把内胎装进相同规格的外胎,再把内外胎组合体装上轮毂,最后集中在烘房烘干发泡成型(普通充气内胎的最终成型,在轮胎生产企业的上粉工序后于硫化机中硫化成型)。本发明的免充气橡胶内胎是免充气、高弹性的橡胶发泡内胎,完全可以适用于自行车轮胎。
本发明制造出的橡胶自行车、婴童车内胎为实心结构,发泡成型后如海绵状、多孔,免充气、防穿刺、高弹性、永不“爆胎”。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免充气橡胶内胎,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原辅材料配比包括如下组分:
上述材料中,
天然胶:要求拉伸强度大于18兆帕。
再生胶:要求为60目以上无味精细再生胶。
复合胶:主要为增加产品弹性。
炭黑:要求N330以上,主要为补强作用,增加产品耐磨性和硬度。
碳酸钙:对橡胶体起到填充作用。
氧化锌:活化橡胶的整个硫化体系、提高交联密度。
硬脂酸:橡胶硫化的活性剂、增塑剂和软化剂。
防老剂:提高产品的耐老化性能和热稳定性。
化学发泡剂:要求闭孔发泡,分散在橡胶基质中,加热时可以产生气泡,形成均匀的多孔结构。
硫磺:促进橡胶分子的交联作用(硫化),使之结构和性能发生改变,成为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促进剂M&D缩短硫化时间,减少硫磺用量,增加橡胶交联密度,降低硫化温度,改善胶料的焦烧现象,提高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尿素:要求细度达到14μm以上,配合发泡剂及其它成份,可降低发泡剂分解温度,同时使得发泡橡胶产品无味不变色。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是:
上述免充气橡胶内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上述免充气橡胶内胎的制造方法:
a、压出:型口按内胎规格要求调整,压出的胎管为实心结构,不同于普通充气内胎胎管的空心管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迪马橡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迪马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氯丁胶橡胶材料
- 下一篇:一种环保再生胶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