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2886.7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黄显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兴达奇热工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J5/00;G01J5/12;G01H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窑炉用 配电 隔离 开关 在线 监测 系统 | ||
1.一种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一个电流互感器、三个燃烧工况传感器、三个红外温度传感器、电流信号调理模块、燃烧状态调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频率跟踪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模块;每相电流互感器通过两条信号线与电流信号调理模块相连,燃烧工况传感器通过单路信号线与燃烧状态调理模块相连,电流信号调理模块和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单总线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频率跟踪模块输入端与电流信号调理模块的任一输出端口相连,频率跟踪模块输出端口与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口相连,燃烧状态调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的AD口、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GPIO口及异步串行接口相连;所述的电流调理模块一侧与电流互感器相连,经电流/电压转换、滤波后送至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的频率跟踪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流信号调理模块任一输出端相连,经锁相环和分频器实现采样信号的频率跟踪和同步采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状态调理模块将燃烧状态经过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平转换电路、电平提升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送至微处理器模块的AD转换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是A/D转换器,其三个输入端口与红外温度传感器直接相连,另外三个输入端口分别与电流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口、地址端口和控制端口分别通过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模块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是微处理器,外接晶振、复位电路、电源,且固化了隔离开关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是存储芯片,其地址端口、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分别通过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与微处理器的地址端口、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一端与3.3V电源连接,一端与微处理器模块的GPIOB0-GPIOB3口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模块是液晶显示屏,通过RS-485电平转换芯片与微处理器的异步串行接口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系统还设有工业窑炉用的烧嘴砖,所述烧嘴砖包括金属底座(1)、耐火内胆(2)和保护套(3);金属底座(1)与耐火内胆(2)相连,金属底座(1)上有放置烧嘴枪的烧嘴枪入口(5),以及安放火花塞的火花塞接嘴(6);保护套(3)套在耐火内胆(2)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底座(1)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铬15~30份,铝15~30份,镍15~30份,钨3~7份,锰30~45份,上述金属底座的组份在1400~1500℃下熔炼浇铸成型;所述的耐火内胆(2)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莫来石25~35份,硅3~8份,氧化铝20~40份,刚玉粉20~30份,耐高温水泥5~10份;所述的保护套(3)材料为莫来石;所述耐火内胆(2)和保护套(3)之间有耐火纤维纸(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底座(1)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铬20份,铝15份,镍20份,钨5份,锰40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窑炉用配电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高温水泥为纯铝酸钙水泥或钒土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兴达奇热工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兴达奇热工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8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