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用道岔的尖轨和转动手柄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2819.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7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曹大明;陈桦;罗休;佐藤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大明;陈桦;罗休;佐藤泰生 |
主分类号: | E01B7/02 | 分类号: | E01B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道岔 转动 手柄 连接 装置 | ||
铁路用道岔的尖轨和转动手柄连接装置,尖轨转换时产生的由转动手柄传至尖轨的转换力(转动手柄的左右移动造成尖轨对基本轨的挤压),以及车辆通过时引起的尖轨振动,都将作用于固定用的U形金属扣件和连接板上的各种螺栓、各种螺帽,并引起各种螺帽的松弛及脱落,导致尖轨与转动手柄之间分离,最终引发列车脱轨事故这样的可能性是可以预想得到的。采用具有后述特征的尖轨1和转动手柄2的连接装置。即,在尖轨1和转动手柄2的安装部位5,由球带状形成的凸形部件3和与之相对应的外侧嵌锁部40组成的凹形部件4,通过凹凸嵌合结构连接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用道岔的尖轨和转动手柄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道岔结构,如图12所示,连接板a1、a2的各端与各尖轨R1、R2通过螺栓和螺帽连接固定,且连接板a1、a2的另一端嵌入固定于转动手柄c的,侧面为U形金属扣件e1、e2,并通过螺栓b1和螺帽b2加以固定,使得尖轨R1、R2和转动手柄c连成一体。这样,如箭头所示,可通过左右移动转动手柄c,转换尖轨R1、R2与基本轨r1、r2的离合。
尖轨转换时产生的由转动手柄传至尖轨的转换力(转动手柄的左右移动造成尖轨对基本轨的挤压),以及车辆通过时引起的尖轨振动,都将作用于固定用的U形金属扣件和连接板上的前述各螺栓b1、各螺帽b2,并引起各螺帽b2的松弛及脱落,导致尖轨与转动手柄之间分离,最终引发列车脱轨事故这样的可能性是可以预想得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转动手柄传至尖轨的转换力以及车辆通过时引起的尖轨振动而导致尖轨与转动手柄分离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铁路用道岔的尖轨和转动手柄的连接装置,在尖轨和转动手柄的安装部位,由球带状形成的凸形部件和与之相对应的外侧嵌锁部组成的凹形部件,通过不宜拔脱的凹凸嵌合结构,将尖轨和转动手柄连接起来。
由角块形成的凹形部件内部设置半球状孔,该孔与开口部相连,该开口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位于前述角块侧面,能让球带状的凸形部件插入并能防止其脱落的第1开口部。另一部分是在前述角块内部,能使对立面的前述凸形部件被嵌锁住的第2开口部。
凸形部件是通过连接板与尖轨固定起来的,而凹形部件则是突出地设置在转动手柄的端部。
凸形部件是由直立于转动手柄端部的支柱上端向外连续延伸而形成的,并且,凹形部件是通过连接板与尖轨相固定而形成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因尖轨和转动手柄的连接不是采用螺栓、螺帽,而是通过凹凸嵌合结构来实现的,故由转动手柄传至尖轨的转换力以及车辆通过时引起的尖轨振动而导致尖轨与转动手柄分离的危险性得以消解,极为容易且可靠地增加了尖轨和转动手柄之间不易被拔脱的效果,从而达到防止列车脱轨的目的,并具有能够极其容易且迅速地组装成型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重要部分的局部侧面图。
图2同上图的局部平面图。
图3省掉中间部分的本发明的整体侧面图。
图4省掉一些部件以及中间部分的本发明的分解斜视图。
图5本发明的凹凸嵌合结构的说明图。
图6展示本发明的凹形部件内部状态的部分断面斜视图。
图7展示本发明的变形例子的重要部分的纵断侧面图。
图8同上图的省掉一些部件的横断平面图。
图9展示本发明的其它例子的重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10A-A方向剖面图。
图11同上图的凹凸嵌合结构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大明;陈桦;罗休;佐藤泰生,未经曹大明;陈桦;罗休;佐藤泰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