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原油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2650.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卢显赫;付云;张铜耀;尹洪超;于建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7/04 | 分类号: | C10G7/04;C10G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原油 脱水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室原油脱水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视化原油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原油脱水领域常见的脱水方法有高压釜、加热沉降、热化学、高压直流电等脱水方法,存在脱水效果差、突沸现象、无法观看现象、增加了干扰因素(破乳剂)等问题。本装置采用蒸馏脱水和加热沉降相结合的脱水方式,其主要由加热脱水系统、冷凝回流系统、防喷系统、通风系统构成。通过操控台对脱水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保证脱水作业安全快速。所脱原油的水含量均小于国家标准值0.4%。加热脱水系统和防喷系统的使用不仅使脱水作业更加的安全、高效和可视操作,而且极大的减轻了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视化原油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视原油脱水装置,包括通风系统和脱水器,所述脱水器包括加热脱水系统、冷凝回流系统和防喷系统,所述加热脱水系统由球形阀、法兰、玻璃脱水器、四氟乙烯上盖、样品加注口、温度传感器和螺旋加热管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和螺旋加热管相连且均设置在玻璃脱水器内部;所述冷凝回流系统由冷凝接收器、连接卡子、硅胶密封圈和双层蛇形冷凝管组成;所述双层蛇形冷凝管由内管和外管构成,所述内管一体形成有螺旋结构;所述防喷系统由U型导流管、塑料管箍和防喷回收桶组成;所述通风系统由通风橱构成;所述玻璃脱水器的上部分为柱体结构,下部分为锥体结构。
所述玻璃脱水器由耐受温度至少为300℃的玻璃材质构成,玻璃脱水器的高度为285-325mm,所述柱体结构和椎体结构的夹角为135°。
所述螺旋加热管设有至少四层螺旋结构,加热高度为35-45mm。
所述螺旋加热管的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功率为1kw。
一种可视原油脱水装置的脱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样,包括常规原油、含蜡原油和乳化原油,油样取样容积为500-2000mL;
(2)打开循环水浴,保持双层蛇形冷凝管中冷却水正常循环;
(3)将初始加热电压设置在45-55v之间;
(4)加热过程中随时观察温度数值变化,根据油样的状态及时调整电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d.当油样温度在100℃以下时随时观察油样状态,当油样起泡时减小电压;
e.当油样温度大于100℃时,调节电压对油样继续升温,使油样蒸馏时汽液混合均匀;
f.当油样温度上升至180℃时,调节电压控制温度在170℃-190℃之间,油样在半小时内没有炸声即可判断脱水完毕;
(5)成品取样,将油样温度冷却至80℃,进行取样;
(6)将电压调控指针调节至零位,断开电源,关闭循环水,结束脱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玻璃脱水器具有可视性,能够直接观看脱水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更加直观的进行描述。
(2)在脱水过程中U型导流管真正的避免了原油喷溅对人身造成伤害。
(3)适用于各种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的脱水。
附图说明
图1-1和图1-2是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脱水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螺旋加热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球形阀,2-法兰,3-玻璃脱水器,4-四氟乙烯上盖,5-样品加注口,6-温度传感器,7-螺旋加热管,8-冷凝接收器,9-连接卡子,10-硅胶密封圈,11-双层蛇形冷凝管,12-U型导流管,13-塑料管箍,14-防喷回收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1、图1-2、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视原油脱水装置,包括通风系统和脱水器,脱水器包括加热脱水系统、冷凝回流系统和防喷系统,加热脱水系统由球形阀1、法兰2、玻璃脱水器3、四氟乙烯上盖4、样品加注口5、温度传感器6和螺旋加热管7组成,温度传感器6和螺旋加热管7相连且均设置在玻璃脱水器3内部,螺旋加热管7有效的增加了加热面积,使样品受热均匀,使用电压为220V,输出功率1000W,螺旋加热管四层螺旋,加热高度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6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洗澡功能的宠物屋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宠物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