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桥差速器齿轮疲劳寿命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2435.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韦文儒;覃江南;黄一鸣;许冠能;韦保;彭绍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盛车桥(柳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差速器 齿轮 疲劳 寿命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桥试验方法,特别是一种针对差速器内部的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的驱动桥差速器齿轮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驱动桥差速器内部的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的疲劳寿命试验还没有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相关企业只能根据市场要求进行各种加强设计。由于没有试验验证,只能依靠市场的使用验证来确认是否可行。文献“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齿轮疲劳寿命研究,朱财龙,《合肥工业大学》,2010”虽然公开了一种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齿轮疲劳寿命试验方法,但该方法只适用于主减速器的主、被动锥齿轮的疲劳寿命,不适于用于确定驱动桥差速器内部的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的疲劳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确定差速器内部的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疲劳寿命的驱动桥差速器齿轮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驱动桥差速器齿轮疲劳寿命试验方法,该方法是先将驱动桥的差速器与主锥总成装配起来形成主减总成,将主减总成装配在驱动桥上,试验开始,模拟定差速工况,测试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发生失效时的耐疲劳次数或时间,以此来确定差速器内部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的疲劳寿命,从而确定差速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模拟定差速工况是控制主锥输入端的转速及扭矩为恒定值,同时分别控制两个驱动桥输出端的转速,使两个驱动桥输出端的转速均不为零,但转速差保持恒定值。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试验中,保持差速器所受的温度在55~85℃范围内;在加载过程中,油冷却系统不工作,如果油温达到85℃,加载系统停止,启动油冷却系统;当油温降到55℃时,冷却系统关闭,试验力矩重新加载到差速器上。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试验过程中,按照规定的试验参数加载30~38小时或者出现异常时停止试验,无负载的冷却时间不包括在内。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确定差速器内部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的疲劳寿命试验中,故障评判是以加载循环周期来评估差速器状态,用目测对零件进行分类,根据损坏情况及加载时间判定差速器是否合格或满足设计要求。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试验前需要做如下准备步骤:
S1-1.安装好试验设备;
S1-2.确定实验负荷;
S1-3.确定将测量和记录的参数;
S1-4.试验设备启动前对重要环节进行检查;
S1-5.分别用15%、30%和60%的负载力使差速器磨合一小时。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1-1中,安装好试验设备包括如下内容:
S1-1-1.将驱动电机、左右两个加载电机、安装有差速器和主锥总成的驱动桥分别安装在T形试验台架上,并将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与主锥总成的主、被动锥齿轮连接,将左右两个加载电机与左右两个驱动桥输出端连接;
S1-1-2.在驱动桥上连接一个用于调整供油温度的油冷却循环系统;
S1-1-3.在主动锥齿轮上贴附用于实时监控振动情况的振动传感器,在驱动桥的桥壳设置油孔并安装上用于监控油温的温度传感器;
S1-1-4.分别将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油冷却循环系统、驱动电机、加载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1-2中,确定的实验负荷包括:
输入力矩:由车辆总量、车辆特性、以及7.5%~10%爬坡角计算出扭矩值;
输入转速:对应于车辆10~15km/h速度时的主动锥齿轮转速。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1-3中,确定的将测量和记录的参数包括:
主锥总成输入力矩(Nm);油温(℃);总加载时间(小时);温度升高时间(55-85℃)(分钟);检查总时间(小时)。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1-4中,试验设备启动前需要检查的重要环节包括:
S1-4-1.驱动桥的油面高度是否合适;
S1-4-2.驱动桥油冷却循环系统是否开启;
S1-4-3.振动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是否连接,信号是否完好;
S1-4-4.输入轴的转动方向是否合适;
S1-4-5.实施的试验程序是否正确。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之驱动桥差速器齿轮疲劳寿命试验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适用于确定差速器内部的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疲劳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盛车桥(柳州)有限公司,未经方盛车桥(柳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