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JESD204B协议的逗号检测和字对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2240.9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3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枋;李世平;殷鹏;陈卓;叶楷;舒洲;王忠杰;黄莎琳;李明东;夏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湃芯创智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jesd204b 协议 逗号 检测 对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JESD204B协议的逗号检测和字对齐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第一寄存器和第二寄存器分别缓存输入的N位数据;从所述第一寄存器中取出N位数据,将取出的N位数据进行预设次数的移位,每次移位之后均得到一个N位的移位序列;在各个所述移位序列中检测所述完整的逗号检测码,以确定所述逗号检测码的位置信息;在检测到所述逗号检测码的位置信息后,根据状态机生成移位地址;所述移位地址的长度与所述逗号检测码的位置信息的长度相同;根据所述移位地址,对所述第一寄存器和所述第二寄存器中的2N位数据进行移位,以得到字对齐的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满足JESD204B协议规定的12.5Gbps的速率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串行接口芯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JESD204B协议的逗号检测和字对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数据量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并行的IO接口技术已经成为了数据高速率传输的瓶颈难题。作为数据转换器和逻辑器件高速互联的JESD204B接口协议,相比传统的CMOS接口和LVDS接口,在高速传输数据、简化系统设计方面具有很大优势。JESD204B协议本质上是serdes技术中的一种标准,主要是为数据转换器和逻辑器件的高速互联而制定的。而在Serdes接收机部分,逗号检测(comma detection)模块主要是用来指示字节边界,获取和验证字节同步。通常使用的comma码有K28.1(0011111001或1100000110)、K28.5(0011111010或1100000101)。一般地,逗号检测和字对齐的结构有串行结构和并行结构。串行结构电路非常简单,但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高速情况很难满足时序要求并且动态功耗大。并行结构由于是在低速率时钟域中进行操作,所以可以很容易满足高速serdes的设计要求。现有技术中的逗号检测和字对齐方法,如果要满足JESD204B协议规定的12.5Gbps的速率要求,使用并行10位的逗号检测和字对齐模块至少要在1.25Ghz(12.5G/10)时钟速率下满足时序要求,可以看出如果不采用先进的工艺和全定制设计其很难满足速率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JESD204B协议的逗号检测和字对齐方法及系统,能够满足JESD204B协议规定的12.5Gbps的速率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JESD204B协议的逗号检测和字对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寄存器和第二寄存器分别缓存输入的N位数据;其中,所述N位数据中包含至少一个完整的逗号检测码;
从所述第一寄存器中取出N位数据,将取出的N位数据进行预设次数的移位,每次移位之后均得到一个N位的移位序列;
在各个所述移位序列中检测所述完整的逗号检测码,以确定所述逗号检测码的位置信息;
在检测到所述逗号检测码的位置信息后,根据状态机生成移位地址;所述移位地址的长度与所述逗号检测码的位置信息的长度相同;
根据所述移位地址,对所述第一寄存器和所述第二寄存器中的2N位数据进行移位,以得到字对齐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完整的逗号检测码中包括两串长度相同并且极性相反的K28.5码。
进一步地,所述N为40,所述完整的逗号检测码的长度为20位,所述预设次数为10次。
进一步地,将取出的N位数据进行预设次数的移位包括:
在每次移位时,将取出的N为数据向同一个方向进行移位,并且每次仅向所述方向同步移动一位数据。
进一步地,根据状态机生成移位地址包括:
将状态机复位之后进入搜寻状态,当接收到的触发信息有效时,跳转至锁定状态,以锁定所述移位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湃芯创智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湃芯创智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2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