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桦茸中多醣体的萃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2015.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赵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桦茸 多醣体 白桦茸原料 微波处理 萃取 细胞壁 蒸馏水 有机/无机混酸溶液 预处理 有机高分子物质 微波加热条件 有机溶剂洗涤 超临界流体 微波反应腔 有机酸分子 有机酸溶液 减压蒸馏 微波功率 絮状沉淀 夹带剂 菌丝体 有机酸 子实体 乙醇 混酸 置入 微波 施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桦茸中多醣体的萃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经预处理后的白桦茸原料置入微波反应腔中,加入有机酸或有机/无机混酸溶液,充分搅拌;2)施加微波功率,利用微波有机酸分子和白桦茸细胞壁有机高分子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将多醣体从白桦茸的子实体或菌丝体上分离;在微波加热条件下采用减压蒸馏方法快速排除物料中绝大部分有机酸溶液或有机/无机混酸,而后采用有机溶剂洗涤除去少量残余酸,完成白桦茸原料的微波处理;3)将经微波处理过的白桦茸原料与超临界流体CO2接触,以蒸馏水作夹带剂,得到含白桦茸多醣体的水溶液,往该水溶液中加入乙醇,产生絮状沉淀,静置后离心分离,将沉淀物冷冻干燥,得到白桦茸多醣体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白桦茸中萃取活性成份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从白桦茸中萃取多醣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桦茸(Inonotus obliquus)是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地区的一种民间药用真菌,中文别名还有白桦蕈、桦树菇、桦褐孔菌、西伯利亚灵芝、桦孔茸和树蘑菇,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纤孔菌属(Inonotus);为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的药用真菌,在俄国和东欧民间用作药物。
自十六世纪以来,已有白桦茸用作为民间医药和草药的例子。那时的东欧国家把白桦茸当作药物,以治疗癌症、胃炎、溃疡及骨结核等疾病。不过,因其仅分布于寒带且生长缓慢,所以白桦茸并不多见。1950年代,芬兰和俄国的科学家还发现白桦茸具有预防乳腺癌、肝癌、子宫癌、胃癌、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效果。
在应用方面,一般将白桦茸磨碎成细粉末,冲泡服用。若以其药用,则需经过萃取。而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为多醣体,主要存在于由几丁质构成的难分解的细胞壁中。为了将其活性成份从细胞壁中萃取出来,目前通常采用水提取乙醇沉淀或溶剂萃取的方法进行白桦茸中多醣体的萃取及分离,由于常规的水提取乙醇沉淀萃取方法回收率较低,白桦茸多醣体回收率只有2%~5%,而溶剂萃取法则会因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而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白桦茸多醣体萃取技术,同时结合微波化学萃取技术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藉此大幅提升白桦茸多醣体的回收率及产品质量,且由于有机溶剂的用量少,因此可减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白桦茸多醣体萃取技术,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将经预处理后的白桦茸原料置入微波反应腔中,加入有机酸或有机/无机混酸溶液,充分搅拌使均匀润湿;
2)微波处理,施加微波功率,利用微波有机酸分子和白桦茸细胞壁有机高分子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将多醣体从白桦茸的子实体或菌丝体上分离下来;在微波加热条件下采用减压蒸馏方法快速排除物料中绝大部分有机酸溶液或有机/无机混酸,而后采用有机溶剂洗涤除去少量残余酸,完成白桦茸原料的微波处理;
3)将经微波处理过的所述白桦茸原料与超临界流体CO2接触,以蒸馏水作夹带剂,得到含白桦茸多醣体的水溶液,往所述水溶液中加入乙醇,产生絮状沉淀,静置后离心分离,将沉淀物冷冻干燥,得到白桦茸多醣体产品。
其中,所述白桦茸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分两种,1)将所述白桦茸子实体或菌丝体原料干燥、除杂、机械粉碎,作为下步原料;2)所述白桦茸子实体或菌丝体原料经干燥、除杂、机械粉碎,采用石油醚、C1~C3的醇或乙酸乙酯有机溶剂进行抽提,获取其中的脂溶性物质,抽提残渣经干燥后作为下步原料。
其中,所述微波功率施加方式为连续微波或连续微波与脉冲微波相结合两种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高产的三聚氰胺结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提取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