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件定义存储装置、系统与其存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1149.5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4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宇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丽超;陈鹏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包交换单元 存储单元 伺服单元 定义存储装置 备援 存储 存储模式存储 数据传输端口 连接存储器 外部交换器 存储系统 数据存取 网络端口 网络联机 网络协议 存储器 通讯 | ||
一种软件定义存储装置、系统与其存储方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封包交换单元以及多个存储单元,各存储单元包括伺服单元以及存储器,伺服单元以至少一网络端口连接封包交换单元,再以一数据传输端口连接存储器。进一步,多个软件定义存储装置形成一个存储系统,其中多个封包交换单元分别连接外部交换器,并且多个存储单元的不同伺服单元之间以一网络协议进行通讯,能以特定存储模式存储数据,以便实现网络联机备援,各存储单元的伺服单元连接多个封包交换单元,以实现数据存取备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存储装置与方法,特别是指一个机箱包括多个以一服务器与一存储器形成的存储单元的软件定义存储装置、系统与其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存储方案从单纯设于计算机装置机箱内部或外接的磁盘、硬盘,并延伸到可经由网络存取的网络硬盘,常见如一种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的存储方案。除了一般存储档案的需求外,利用网络形成的远距数据存储方案还考虑了安全性。
例如,如果仅采用一个硬盘存储档案,当硬盘损毁时,不容易恢复档案,因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采用两个以上的硬盘的备援方案,例如一种容错性的磁盘阵列(Redundant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技术,可以使得如网络附加存储的存储装置具有容错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说明书提出一种软件定义存储装置、系统与其存储方法,系统提供一个具有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的网络存储方案,其中软件定义存储装置主要包括有至少一个封包交换单元,用以连接一外部网络,以及多个存储单元,而各存储单元包括一组伺服单元与存储器,伺服单元以网络端口连接所述封包交换单元,再以一数据传输端口连接存储器,存储器如一硬盘或固态硬盘,每个伺服单元的每个网络端口对应有一识别地址。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存储单元中的不同伺服单元之间以一网络协议彼此进行通讯,可以相互配合执行多种存储模式其中的一个来存储数据,各存储单元的伺服单元具有多个网络端口,分别连接各封包交换单元,以于软件定义存储装置中实现数据存取备援。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封包交换单元例如可为设于软件定义存储装置内的网络交换器,用以连接外部交换器。若软件定义存储装置包括有多个封包交换单元,可于软件定义存储装置中实现网络联机备援。
具体地,根据说明书所揭示的软件定义存储系统实施例,系统包括多个软件定义存储装置,各软件定义存储装置包括多个封包交换单元与多个存储单元,多个软件定义存储装置经由一或多个外部交换器连接,以形成软件定义存储系统。其中,多个存储单元的不同伺服单元之间以一网络协议彼此进行通讯,可以其中的一个存储模式存储一数据;各软件定义存储装置的多个封包交换单元分别连接一或多个外部交换器,以于软件定义存储装置中实现网络联机备援。
进一步地,根据说明书所揭示利用前述软件定义存储装置所执行的存储方法实施例,当系统自一客户端装置接收数据,经解析数据所随附记载的信息,可得出所欲执行的存储模式与一或多个存储目的地,即可根据存储模式执行一存储算法。之后,根据一或多个存储目的地,将资料以一整体或以一分布式存储演算后的分散值存储至一或多个存储单元,并形成一数据索引,其中记载数据的存储设定。
相对地,使用系统存储服务的客户端装置执行一存储演算程序,存储演算程序记载所述软件定义存储系统的一配置文件,其中记载软件定义存储系统的设置,存储演算程序用以设定存储模式与演算出一或多个存储目的地。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显示本发明软件定义存储装置的基本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软件定义存储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显示应用本发明软件定义存储装置形成的网络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软件定义存储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宇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宇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媒体文件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跨域操作的实现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