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闸蟹无损检测的夹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41084.4 | 申请日: | 2017-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4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介邓飞;邹东波;兰江风;史世杰;张顺;刘宇涵;周万怀;叶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闸蟹 无损 检测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闸蟹无损检测的夹持装置,涉及水产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大闸蟹(0);设置光学面包板(1)、燕尾槽导轨(2)、滑动板(3)、塑料齿条(4)、齿轮箱(5)、齿轮(6)、海绵(7)、橡胶磁片(8)、步进电机(9)和数字输出型压力传感器(10)。本发明通过调节滑动板之间的距离,可实现对不同大小螃蟹的夹持,操作简便,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在大闸蟹与夹持装置的接触部位垫加海绵,不会对大闸蟹造成损伤;针对本装置用于无损检测研究,本发明在夹持大闸蟹的同时,能将大闸蟹躯体充分暴露,不会对大闸蟹的检测产生影响;能够对所有大小的大闸蟹实现无损伤而高效率的夹持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闸蟹无损检测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大闸蟹具有肉味鲜美和营养丰富等特点。蟹乃食中珍品,素有“一盘蟹,顶桌菜”的谚语。
大闸蟹作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品之一,在水产品市场中占有的份额稳步上升,大闸蟹行业正在蓬勃迅速地发展,江苏洪泽湖、太湖和阳澄湖的大闸蟹出口也达到了一定规模。虽然大规格的大闸蟹在市场上往往供不应求,始终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但是消费者对大闸蟹品质风味的要求也在逐步上升。所以现在不少企业都在打造独立的大闸蟹的品牌,不仅线下如此,线上的大闸蟹市场也在逐步完善。在以前的大闸蟹农贸市场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团脐的是母蟹,尖脐的是公蟹”等一些方法来直接筛选需要的大闸蟹,但是这种方法在现在的大闸蟹品牌市场和线上市场中已经不适用了,消费者往往希望直接买到已经被分好大小、公母的大闸蟹。所以这对大闸蟹产业中的分类提出了新要求,通过直接感官来判断分类会造成很大物力浪费和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更加工业化的方法来对大闸蟹进行分类是十分有必要的,若是能通过检测,直接根据大闸蟹大小、公母进行分级,那我们就能很好地改善这种现状了。
大闸蟹的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大闸蟹进行图像采集,但是大闸蟹的移动将会对图像采集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检测时需要一种装置使大闸蟹能被夹持住但是又不会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大闸蟹无损检测的夹持装置,来固定大闸蟹,便于后续的高光谱成像仪采集大闸蟹高光谱图像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装置包括工作对象——大闸蟹;
设置有:光学面包板、燕尾槽导轨、滑动板、塑料齿条、齿轮箱、齿轮、海绵、橡胶磁片、步进电机和数字输出型压力传感器;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在光学面包板的左、右面上分别设置有左、右燕尾槽导轨;
在左、右燕尾槽导轨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前、后滑动板;
在前、后滑动板的左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前、后齿轮箱及其在内的前、后齿轮和前、后步进电机;
前、后塑料齿条的左端分别与前、后齿轮连接,前、后塑料齿条的右端分别固定于前、后滑动板的右端;
前、后齿轮分别与前、后步进电机连接;
前、后上橡胶磁片分别设置于前、后塑料齿条之下;
前、后下橡胶磁片分别设置于前、后滑动板之上;
前、后数字输出型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前、后滑动板之间,和装置外的外置单片机连接;
前上、后上、中、前下和后下海绵分别设置于前塑料齿条、后塑料齿条、光学面包板、前滑动板和后滑动板之上;
大闸蟹置于中海绵的上方,两侧蟹腿分别固定于前上海绵和前下海绵、后上海绵和后下海绵之间。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0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