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稀土MnAlCuC永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1002.6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7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苏昆朋;陈星星;王海欧;霍德璇;柳菁菁;黄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047 | 分类号: | H01F1/047;H01F41/00;H01F41/02;C22C22/00;C22C1/03;C22F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mnalcuc 永磁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稀土MnAlCuC永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按原子百分比配置成理论成分为Mn50+zAl50‑x‑zCuxCy,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将配比好的母合金原料放入通有循环冷却水的铜坩埚中,将合金反复熔炼3‑4遍,得到成分均匀的MnAlCuC合金铸锭;将上述MnAlCuC合金进行真空热处理,得到τ相的MnAlCuC合金;将上述τ相的MnAlCuC合金进行球磨处理,获得τ相MnAlCuC合金粉末,即高矫顽力无稀土MnAlCuC各向异性永磁合金。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成本低,Mn含量低,制作工艺简单,制得的MnAlCuC永磁合金永磁性能好、矫顽力高,饱和磁化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永磁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稀土MnAl基永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材料在人类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信息产业,永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磁存储器,永磁电机等;在医学领域,核磁共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分析;各式各样的永磁材料在卫星通信领域也得到广泛地应用。永磁材料是一类及其重要的功能材料,它具有节能方便高效环保的优点,这也与我们时代的发展要求相符合。过去近二十年中,稀土永磁材料的年产量增长都超过10%。但是随着稀土资源在高精尖领域的作用的提高,世界各国大大限制了稀土出口,这导致了稀土价格大幅提升。同时生产过程中带来严重环境污染,限制了稀土永磁材料的未来发展。以铁氧体为代表的无稀土永磁材料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便宜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但永磁铁氧体的永磁性能较差,远低于稀土永磁材料,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需求。因此,目前国内外研究者都在寻求不含稀土的新型高性能永磁材料。
无稀土MnAl基永磁合金(也称τ相MnAl基合金)首先是由Kono与Koch发现的,因其具有高的磁各向异性(107erg/cm3)、较高的矫顽力(可达到4kOe以上)、低的密度(5.2g/cm3)、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尤其具有低成本(不含有稀土和稀贵金属),制作工艺简单,不用复杂的磁场处理,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大量研究。
虽然MnAl基永磁合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fct结构的τ-MnAl磁性相是一个亚稳相,其成分范围为Mn含量在50~59at.%之间,过量的Mn起到稳定磁性相的作用,但同时也因为Mn-Mn间的反铁磁耦合降低其饱和磁化强度。τ-MnAl磁性相通常是从高温的ε-MnAl相(hcp结构)通过冷却或者等温退火而获得,ε-MnAl相是高温相,传统制备工艺很难直接获得,目前采用各种方法制备的τ-MnAl相合金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非磁性的MnAl相如ε相、β相和γ2相,从而很难获得高纯的τ-MnAl相,影响其磁性能。因此,如何获得高纯度磁性相至关重要,为获得稳定的磁性相,目前主要采用添加C元素及合金中添加过量的Mn来实现。但Mn含量的增加导致其饱和磁化强度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制作工艺简单、永磁性能较好、高矫顽力、高饱和磁化强度的无稀土各向异性MnAlCuC永磁合金。
本发明无稀土MnAlCuC永磁合金的成分组成为Mn50+zAl50-x-zCuxCy,其中x=1~4,y=1~3,z=0~2。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各向异性无稀土MnAlCuC永磁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电弧炉熔炼制备得到合金铸锭,然后通过粉碎、表面活性剂辅助球磨,并通过调整Mn、Cu、C元素的含量,获得一种性能高、形貌可控的各向异性永磁粉末。并通过化学方法制备出纳米Fe、FeCo粉,使之与制备出MnAlCuC片状粉末进行复合,从而获得软硬磁双相复合的MnAl基永磁粉末,这种永磁粉末通过后续致密化,可获得高性能、无稀土含量MnAl基永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耐磨PVC卡条
- 下一篇:一种安装间隙可调的大灯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