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粉末树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统及实现脱附液减量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0991.7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5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施鹏;张晓;丁新春;李爱民;戴建军;彭祥;曹勋;李冬梅;李寅森;唐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粉末 树脂 再生 固定床 系统 实现 脱附液减 量化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粉末树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脱附液储备罐(9)和再生液储备罐(10),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6)并与风机相连,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内依次设置有穿孔布水管(2)、树脂床层(3)、曝气管(23)和树脂分离器(4),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底部开设有树脂排出口(7)和脱附液排出口(6);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的侧壁上设置有再生液管(5),再生液管(5)的上端与穿孔布水管(2)相连,且再生液管(5)上还设置有清水管(8);再生液储备罐(10)底部的再生液出口管(13)与再生液管(5)相连通,脱附液排出口(6)与脱附液储备罐(9)上部的脱附液进口管(15)相连,脱附液储备罐(9)底部的脱附液储罐出口管(12)与再生液管(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粉末树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的高径比3: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粉末树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的底部为倒等腰梯形结构,且该倒等腰梯形的斜边与水平面夹角为10°~25°,倒等腰梯形的斜边与下底的长度比为5:1~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粉末树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曝气管(23)上均匀开孔,上部安装微孔曝气头,曝气头个数为2~8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粉末树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统,其特征在于:穿孔布水管(2)沿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中心向四周发散均匀布置,个数为2~6个,穿孔布水管(2)表面间隔穿孔布水管(2)直径的1/10~1/20均匀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粉末树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树脂分离器(4)为2~4个沿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底部斜边平行设置的空心圆柱体,树脂分离器(4)并联连接在脱附液排出口(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粉末树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树脂分离器(4)的直径为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直径的1/10~1/15,树脂分离器(4)表面均匀开孔,开孔孔眼直径及间距均为树脂分离器(4)直径的1/5~1/20,且树脂分离器(4)表面紧密缠绕孔径小于粉末树脂粒径的筛网,筛网材质选用尼龙或腈纶或不锈钢。
8.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粉末树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统脱附液减量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脱附液储备罐(9)中的脱附液通过水泵(11),经脱附液储罐出口管(12)进入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再生液储备罐(10)中的再生液通过水泵(14),经再生液出口管(13)进入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再生液流经树脂床层(3);
步骤二、依靠外接风机产生的空气压作用,将固定床主体再生反应器(1)内的脱附液通过水泵(11)的水射器作用流入脱附液储备罐(9)中;
步骤三、步骤二中产生的脱附液与再生液储备罐(10)中的再生液分别通过水泵(11)、水泵(14)循环用于下一次树脂再生,直到树脂再生效果不能满足再生要求时,将脱附液外排处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实现脱附液减量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再生液投加质量为上个循环剩余的脱附液质量的10%~50%。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实现脱附液减量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液储备罐(10)中的再生液、脱附液储备罐(9)中的脱附液与树脂床层(3)的接触时间均为5~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09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