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双绞线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0990.2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8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阳;邢秀春;蒋会胜;刘德行;郭得岁;武锦涛;闫超炯;李振涛;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海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5 | 分类号: | H01R43/05;H01R43/048;H01R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晓庆 |
地址: | 456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双绞线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绞线加工设备,包括主机架,在主机架上安装有工作台,在主机架上位于工作台的左方安装有校直模组;在工作台上与校直模组位于同一直线的位置处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前端旋转移动手臂、双线裁切模组和后端旋转移动手臂,在工作台上位于双线裁切模组的前方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穿栓模组、压接模组和前端中转绞线模组;在工作台上位于双线裁切模组的后方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压接模组和穿栓模组;在在主机架上位于工作台的右方安装有后机架,后机架上由左至右依次滑动设置有拉线模组、后端中转模组和高速绞线模组。整个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并且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型好,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下线压接绞线功能的全自动双线绞合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双绞线一般由两根导线按照一定的节距绞合而成,利用自身的绞合抵抗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抗干扰作用。在汽车电子中,发动机曲轴等传感器、收放机、ABS系统、CAN线等模块系统都需要用到绞合线,而且随着汽车电子的飞速发展,模块化器件和CAN线等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绞合线回路也越来越多。目前线束行业双绞线的加工首先是由全自动下线设备分别完成两根导线的下线压接,然后再周转至绞线区,人工用绞线设备完成绞线作业,周转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质量一致性低,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线束双绞线是分区作业,周转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且质量一致性低等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实现两根导线的下线压接,并自动完成绞合作业,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双绞线加工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双绞线加工设备,包括主机架,在主机架上安装有工作台,在主机架上位于工作台的左方安装有校直模组;在工作台上与校直模组位于同一直线的位置处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前端旋转移动手臂、双线裁切模组和后端旋转移动手臂,在工作台上位于双线裁切模组的前方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穿栓模组、压接模组和前端中转绞线模组;在工作台上位于双线裁切模组的后方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压接模组和穿栓模组;在主机架上位于工作台的右方安装有后机架,后机架上由左至右依次滑动设置有拉线模组、后端中转模组和高速绞线模组。后端旋转移动手臂与前端旋转移动手臂结构相同,但是为反向倒挂安装,实现导线在双线裁切模组、穿栓模组、压接模组、前端中转绞线模组之间的旋转定位。
所述校直模组包括主支撑板,在主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进线校直机构和第二进线校直机构,第一进线校直机构和第二进线校直机构倾斜设置且延长线相交;
所述第一进线校直机构包括第一竖直校直器、第一水平校直器和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进线校直机构包括第二竖直校直器、第二水平校直器和第二导向轮,第一竖直校直器、第一水平校直器和第一导向轮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竖直校直器、第二水平校直器和第二导向轮位于另一同一直线上,两条直线关于主支撑板板面的中心线对称,且两条直线的交点位于主支撑板板面的中心线上,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安装有导线板,导线板上设置有导线孔,导线孔与前端旋转移动手臂的连杆夹爪机构相对应。两种不同的导线分别经过两套进线校直机构的校直作用达到平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海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鹤壁海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0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用集合器
- 下一篇:一种产品端子的分步打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