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0858.1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2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滕芮杉;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司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杨亚会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电缆 测试装置 插入端 发光二极管 电源 修理 故障电缆 短路 断线 绝缘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包括电源、发光二极管以及用于连接待测通讯电缆两端的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和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所述电源的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接入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所述电源的另一端接入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可以方便地对通讯电缆进行短路、断线、线间绝缘等故障的检测,大大的提高了对故障电缆的判断,修理速度和修理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学测试领域,涉及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井下作业所用的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井下采煤作业时,由于井下环境差,胶带巷胶带在运煤过程中经常有煤块掉落砸到通讯线。特别是工作面淋水大,支架与支架之间交替移动时,支架间有缝隙,通讯电缆是沿工作面方向敷设,经常有小石块把电缆的护套砸破,或移架时电缆受力不均匀,通讯线芯线也比较细,极易损坏;每根电缆需要几千元,价格昂贵。由于通讯电缆采用封闭式快接头连接方式,接头孔径只有1.5mm直径,万用表表笔无法插入孔内进行测量,对电缆的修复存在很多困难。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检测以及检测结果可靠的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包括电源、发光二极管以及用于连接待测通讯电缆两端的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和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所述电源的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接入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所述电源的另一端接入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上述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还包括与待测通讯电缆并联的电压表。上述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以及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均包括插入端芯体以及环绕设置在插入端芯体外部的接地;待测通讯电缆插入插入端芯体中。上述插入端芯体是单芯插座或多芯插座。上述插入端芯体是多芯插座时;所述多芯插座包括多路检测芯;所述多路检测芯并联设置。上述多芯插座是针对TK200通讯电缆的插座或针对多芯电缆的端子排。上述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暴露式端子排以及第二暴露式端子排;所述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通过第一暴露式端子排接入电源;所述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通过第二暴露式端子排接入发光二极管。上述电源是电池或电池组。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针对实际情况,利用坏的电缆插头和部分电器元件设计制作了一台多功能测试装置,该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包括电源、发光二极管以及用于连接待测通讯电缆两端的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和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电源的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接入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电源的另一端接入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可以根据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直接的判断待测通讯电缆是否断路;同时结合待测通讯电缆并联的电压表的读数,可以清楚的直接的得到待测通讯电缆是否短路;采用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可以直观的判断待测通讯电缆是否存在线间绝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可以方便地对通讯电缆进行短路、断线、线间绝缘等故障的检测,大大的提高了对故障电缆的判断,修理速度和修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源;2-发光二极管;3-待测通讯电缆;31-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32-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4-电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电缆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源1、发光二极管2以及用于连接待测通讯电缆3两端的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31和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32;电源1的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2接入第二通讯电缆插入端32,电源1的另一端接入第一通讯电缆插入端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司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司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0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