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防水泵机械强制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0043.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8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光;谢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欧菱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2 | 分类号: | F04B4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水泵 机械 强制 启动 装置 | ||
消防水泵机械强制启动装置,包括传动杆、螺旋套、卡环、固定套、尼龙件以及顶针构成;传动杆呈长方体结构,螺旋套包括传动杆连接部和尼龙件连接部,尼龙件连接部上设有滑槽,滑槽呈螺旋形结构,传动杆连接部上设有卡环,固定套一端四周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在消防水泵控制柜柜体上,固定套套合在螺旋套外周,固定套上设置有长圆孔;尼龙件上设有挡针,尼龙件上的挡针自内向外依次穿过螺旋套上的滑槽以及固定套上的长圆孔;顶针固定于尼龙件顶部中心位置。消防泵无法通过消防控制中心或者手动按钮启动时可以通过机械强制启动装置强制直接启动消防泵,降低由于控制回路故障导致的不能及时启动消防泵进行消防作业带来的生命以及财产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启动工装,特别涉及一种消防水泵机械强制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水泵的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能够运转,是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现在的消防控制柜中有较多控制回路,并且控制逻辑较为复杂。原消防控制柜由主回路以及控制回路组成。控制回路有各种电气零件和电线组成,经过长时间布置,可能出现控制回路不稳定或者失灵的现象。如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控制回路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启动并运转消防水泵就会给火灾现场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失,所以消防水泵控制柜中的控制回路是一个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控制回路的不稳定或者失灵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设计了机械强制启动装置应对在控制回路出现故障,消防泵无法通过消防控制中心或者手动按钮启动时可以通过机械强制启动装置强制直接启动消防泵,降低由于控制回路故障导致的不能及时启动消防泵进行消防作业带来的生命以及财产损失。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消防水泵机械强制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杆、螺旋套、卡环、固定套、尼龙件以及顶针构成;所述传动杆呈长方体结构,所述螺旋套包括传动杆连接部和尼龙件连接部,所述螺旋套呈一体式结构,所述传动杆连接部呈圆柱体结构,其内部设有方形凹槽,所述传动杆嵌合固定在方形凹槽内,所述尼龙件连接部呈圆形筒体结构,所述尼龙件连接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呈螺旋形结构,所述传动杆连接部上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呈圆形环体机构,固定在所述螺旋套外周;所述固定套呈圆形筒体结构,所述固定套一端四周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呈圆形环体结构,所述固定环与固定套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消防水泵控制柜柜体上,所述固定套套合在所述螺旋套外周,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在所述固定套上呈竖直设置;
所述尼龙件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尼龙件上设有挡针,所述挡针呈圆柱体结构,固定于尼龙件侧面位置,所述螺旋套的尼龙件连接部套合与所述尼龙件外周,所述尼龙件上的挡针自内向外依次穿过螺旋套上的滑槽以及固定套上的长圆孔;
所述顶针呈圆柱体结构,所述顶针固定于所述尼龙件顶部中心位置。
上述消防水泵机械强制启动装置,其中,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螺旋套通过螺栓的方式固定连接。
上述消防水泵机械强制启动装置,其中,所述固定环采用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消防水泵控制柜柜体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需要强制启动时,转动传动杆,使得螺旋套旋转,固定套与螺旋套之间的滑槽之间的角度把螺旋套的旋转变换成尼龙件的直线运动。操作人员旋转操作手柄将机械旋转通过传动杆传递给螺旋套,螺旋套的旋转变换成尼龙件的直线位移。尼龙件直线位移带动挡针位移,挡针向前推动消防水泵控制柜柜体内部接触器的动触点,实现了主回路的接通;不需要强制启动时,反向转动传动杆,使得螺旋套反向旋转,尼龙件直线位移带动挡针位移,挡针向向后离开消防水泵控制柜柜体内部接触器的动触点,动触点回复至原位,实现了主回路的断开。通过本装置实现了主回路的接通与断开,达到控制消防泵启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欧菱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欧菱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0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