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及高温反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9725.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3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成华钰(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晓婷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输送 物料 处理 装置 高温 反应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及高温反应设备,所述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包括筒体、旋转轴、密封结构以及驱动机构;密封结构包括第一耐高温密封圈和第二耐高温密封圈;驱动机构与第二耐高温密封圈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耐高温密封圈向靠近第一耐高温密封圈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耐高温密封圈和第二耐高温密封圈始终抵接。本发明提供的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第一耐高温密封圈和第二耐高温密封圈抵接,将筒体与旋转轴之间的缝隙有效密封,且驱动机构能够使第一耐高温密封圈和第二耐高温密封圈始终抵接,则能够保障密封结构对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始终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避免漏气对外部环境造成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及化工物料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及高温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生物质或者化工生产领域,经常会在高温和密封的条件下进行出料或者使物料进行反应等其他处理,而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采用的密封方式所能承受的温度不超过300℃,则当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工作环境的温度达300℃以上时,普通的密封结构不能满足密封需要,填料密封虽然耐高温,但是容易产生漏气现象,而且维护频繁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的密封性差,漏气现象严重,维护频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包括筒体、旋转轴、密封结构以及驱动机构;密封结构包括第一耐高温密封圈和第二耐高温密封圈;
筒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旋转轴的第一端穿过开口并伸入筒体内;筒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耐高温密封圈,第一耐高温密封圈与第二耐高温密封圈抵接,第二耐高温密封圈与旋转轴连接;第一耐高温密封圈和第二耐高温密封圈将旋转轴与开口之间的缝隙密封;
驱动机构与第二耐高温密封圈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耐高温密封圈向靠近第一耐高温密封圈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二耐高温密封圈与第一耐高温密封圈始终抵接。
进一步地,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开口处的第一冷却连接板,第一耐高温密封圈与第一冷却连接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第一冷却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沿第一冷却连接板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冷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旋转轴的第二端的旋转接头以及与旋转轴连接的第二冷却连接板;第二耐高温密封圈与第二冷却连接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旋转接头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第二冷却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沿第二冷却连接板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的一端与第二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水口连通,旋转接头的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旋转接头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密封结构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套接固定在旋转轴上,第二冷却连接板与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冷却连接板与筒体之间设置有柔性隔热密封垫,和/或第二冷却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柔性隔热密封垫。
进一步地,旋转轴的第一端通过石墨轴承与筒体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套设在石墨轴承上的石墨轴承冷却套,石墨轴承冷却套上设置有第三进水口、第三出水口以及沿石墨轴承冷却套的周向延伸的第三冷却流道第三冷却流道的一端与第三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三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螺旋输送式物料处理装置还包括旋转轴支撑座,旋转轴支撑座位于第二耐高温密封圈远离筒体的一侧,旋转轴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滚动轮,滚动轮与旋转轴相切;和/或,还包括筒体支撑座,筒体支撑座与筒体的外周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成华钰(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成华钰(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电润湿显示支撑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集成视力矫正的近眼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