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镜片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偏光镜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9710.6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14;C09J17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镜片 制备 工艺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镜片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偏光镜片。
背景技术
目前,自从美国FDA制定有关配戴镜片的安全性规定以来,树脂片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光学镜片的发展潮流,以其质量轻、抗冲击、防紫外线、戴用舒适安全、透光性能好等特有的优势风靡全球。偏振镜片的开发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光学树脂镜片的内涵,是树脂镜片新秀中的佼佼者。
目前,偏光镜片是由偏振膜与光学树脂镜片一起热固化成形,工艺比较繁琐,所耗费的时间长,固化工艺大约需要20小时,整个流程需要2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偏光镜片的制备工艺,它能够提高偏光镜片的合格率,降低固化时间和减少工艺流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光镜片的制备工艺,所述工艺的步骤中含有:
(a)将准备制成偏光膜的膜经过软化处理后,用压弯机压弯形成压弯的偏光膜,然后将偏光膜进行烘烤处理;
(b)将烘烤处理后的偏光膜清洗,然后烘干;
(c)对烘干后的偏光膜剪切;
(d)采用合模模具将偏光膜粘结并贴合在基片上,其中粘结的部分形成粘结层;
(e)对贴合好偏光膜的基片进行固化,使粘结层的上表面上形成偏光层;
(f)后续镀膜处理后经过质检得到合格的成品。
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f)中,后续处理包括:在偏光层的上表面上涂布加硬液,形成加硬层;通过真空溅射的方式再在加硬层上依次蒸镀减反层、防辐射层和防水超硬层。
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a)中,膜经过温湿炉软化处理,并且软化处理条件中包含:温度控制在45℃至 50℃之间,湿度控制在90%至95%之间。
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a)中,偏光膜连同压弯机中的压弯铝模一起送入净化烤炉中进行烘烤,烘烤的温度为90℃。
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b)中,偏光膜放入清洗架中经异丙醇超声波清洗2至5分钟,清洗洁净后烘干。
进一步,所述加硬液为有机硅。
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d)中,偏光膜通过粘合胶粘结在基片上,所述粘合胶含有的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如下: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或其衍生物:50-70份;
聚醚多元醇类化合物:30-40份;
催化剂:1-5份。
进一步,所述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为甲基环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已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酚封闭的多异氰酸酯、己内酰胺封闭型芳香族多异氰酸酯、丁酮亏封闭的HDI性多异氰酸酯交联剂、脂肪族封闭异氰酸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聚醚多元醇类化合物为聚氧化丙烯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活性聚醚多元醇、接枝型聚醚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杂环改性聚醚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催化剂为二氯二丁基锡、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偏光镜片,它由偏光镜片的制备工艺所制备得到,它包括:
基片;
粘结层,所述粘结层设置在基片的上表面上;
偏光层,所述偏光层设置在所述粘结层的上表面上;
加硬层,所述加硬层设置在所述偏光层的上表面上;
减反层,所述减反层设置在所述加硬层的上表面上;
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设置在所述减反层的上表面上;
防水超硬层,所述防水超硬层设置在所述防辐射层的上表面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一下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偏光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偏光镜片的制备工艺,所述工艺的步骤中含有:
(a)将准备制成偏光膜的膜经过软化处理后,用压弯机压弯形成压弯的偏光膜,然后将偏光膜进行烘烤处理;
(b)将烘烤处理后的偏光膜清洗,然后烘干;
(c)对烘干后的偏光膜剪切;
(d)采用合模模具将偏光膜粘结并贴合在基片1上,其中粘结的部分形成粘结层2;
(e)对贴合好偏光膜的基片1进行固化,使粘结层2的上表面上形成偏光层3;
(f)后续镀膜处理后经过质检得到合格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膜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背光显示模组BLU、LCM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