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式种养同体生态养殖浮床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9203.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庞显炳;赵文武;崔艳铃;游永武;张献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A01K61/8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晓华 |
地址: | 45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同体 生态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式种养同体生态养殖浮床,属于水产类生态养殖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水产饲料业、苗种业的发展,水产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池塘养殖方式突出呈现出高密度、高产量、高投入的特点。在池塘养殖过程中,持续大量的饲料投入使养殖水体残饵碎屑以及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日益增多,池底淤积物越集越厚,这些养殖废物致使养殖水体呈现严重富营养化。
在严重富营养化水体中,有机废物的呼吸消耗大量的溶氧,致使水体严重缺氧,极易导致鱼浮头以致“泛塘”现象的发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在池塘养殖废物的转化过程中,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直接对各类水产养殖对象构成严重危害;水体有机、无机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而会造成藻害频发,大量藻类水花层漂浮在水体表面,严重阻隔了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体,大量的有害藻类死亡后又会加剧耗氧,同时也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威胁着养殖对象的生存及池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有效解决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如何科学利用养殖废水,如何净化养殖水质,如何构建生态养殖设施提升养殖效益日益成为水产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有的池塘水质调控的方法不外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包括经常性的注水与换水调节水质、使用增氧机增氧改善水质、搅动塘泥或清淤加速物质循环等。经常性的注水与换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或燃料,代价高昂,且造成富营养化的N、P等物质要么仍留在池塘,要么排出池塘,排出池塘又会污染环境,仍需对排放水加以处理;单独使用增氧机仍然加剧电能的消耗,且随着池塘有机污染物的增多,其效果有限;搅动塘泥或清淤,也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或动力,不仅操作不便,而且清出的淤泥仍需做专门处理。化学方法包括使用生石灰、二氧化氯、化学增氧剂等化学物质,但这些方法除增加物质费用外,只能暂时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造成富营养化的物质仍然存留池塘,且随着饵料投入的增加,水质会继续恶化,因此这种方法具有不彻底性。生物方法包括调整优化养殖对象的放养结构、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栽种水生植物调节水质。调整优化养殖对象的放养结构,对水质调节的力度有限,不能适应持续大量饲料投喂输入池塘富营养化物质的压力,难以产生根治性效果;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需要长期施用才能产生修复效果,同时这种方法也要产生费用;栽种水生植物调节水质,对池塘水体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可以有效增加水体生态系统的空间生态位,但不借助相关设施,栽种操作不便,尤其在无土池塘不易栽种,若在土质池底的池塘栽种,也会影响池塘拉网等操作。如何利用水生植物使其既能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又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是池塘养殖发展的新课题。
池塘水体设施化净化技术包括池塘原位水体净化技术和异位水体净化技术两种类型。异位水体净化技术以排放水处理为核心,包括建设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一次性投入大,且往往受场地条件的限制,在中小型养殖场实施难度大。池塘原位水体净化技术包括建设生态坡、设置生物浮床等。建设生态坡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费用,而改建后的池塘生产能力不足以在短期弥补所投入的费用;而设置生物浮床操作灵活,净化水质的优势明显,科学设计,不仅可美化环境,更容易充分显示植物系统自身的经济价值,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并重,因此采用生物浮床技术实施生态化养殖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行业的重视。
当前的生物浮床,主要是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在一定的浮力设施上培育植物系统,利用植物光合作用生化原理,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使池塘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及亚硝酸盐等降低,尤其是使负离子氨氮的浓度降低,即通过有效利用水产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实现水质净化和循环使用,同时对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并具有营造景观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安阳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鱼类行为学模式的拉线传感器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