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室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9093.X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2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裴芬;刘行波;谢善清;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D1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热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蓄热室。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蓄热室的采用炉条碹砖结构承担上部格子砖的重量,炉条碹结构复杂,煤气、空气从蓄热室下部通过炉条碹进入蓄热体,气流分布不均匀,蓄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蓄热室,该蓄热室的结构简单,气流分布均匀。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蓄热室,包括:下围墙,所述下围墙的内周壁限定出顶部敞开的烟道;上围墙,所述上围墙设在所述下围墙的顶部且内周壁限定出与所述烟道连通的安装腔;蓄热体,所述蓄热体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以及气流分配器,所述气流分配器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且位于所述蓄热体的底部,所述气流分配器上具有多个过流通孔,每个所述过流通孔均使所述烟道和所述蓄热体导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室,通过采用具有多个过流通孔的气流分配器代替相关技术中的炉条碹砖结构,结构更简单,降低了成本,且通过气流分配器可以获得较均匀的气流,防止发生偏流现象,消除局部热应力,提升蓄热室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流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分流格栅,每个所述分流格栅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横栅条和多个平行设置的纵栅条,每个所述分流格栅中的所述纵栅条均与相应的所述分流格栅中的所述横栅条交叉相连以限定出多个所述过流通孔。通过采用具有交叉布置的多个横栅条和多个纵栅条的分流格栅,可以有效地承担蓄热体的重量,并限定出多个过流通孔,结构简单。
可选地,每个所述分流格栅进一步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围设在相应的所述分流格栅中的多个所述横栅条和多个所述纵栅条外。通过在横栅条和纵栅条外连接边框,使分流格栅结构更稳固、紧凑。
可选地,所有的所述分流格栅在所述安装腔的横截面上间隙拼接成一个总分流格栅,所述总分流格栅的外轮廓边沿形成为与所述安装腔的所述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形状且与所述安装腔间隙配合。由此为总分流格栅留有一定的受热膨胀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边框均为矩形框,每个所述分流格栅中的所述横栅条均与相应的所述矩形框的一组对边平行且与相应的所述矩形框的另一组对边垂直相连,每个所述分流格栅中的所述纵栅条均与相应的所述矩形框的所述另一组对边平行且与相应的所述矩形框的所述一组对边垂直相连。本实施例的分流格栅加工容易,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围墙的底端內周边缘环绕在所述下围墙的顶端内周边沿的外侧,所述气流分配器进一步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在所述下围墙的所述顶端内周边沿上且支撑在所述分流格栅的底部。由此承担蓄热体以及分流格栅的重量,提升气流分配器的使用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包括:横梁,所述横梁跨过所述烟道且两端分别设在所述下围墙的所述顶端内周边沿上;竖梁,所述竖梁与所述横梁交叉相连,所述竖梁跨过所述烟道且两端分别设在所述下围墙的所述顶端内周边沿上;以及边框梁,所述边框梁设置在所述下围墙的所述顶端内周边沿上。本实施例的支撑梁的结构简单、稳固,有利于延长气流分配器的使用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横梁与至少一个所述横栅条上下正对。由此避免横梁挡在过流通孔的正下方,保证气流分配器的均化气流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竖梁与至少一个所述纵栅条上下正对。由此避免竖梁挡在过流通孔的正下方,保证气流分配器的均化气流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流格栅为金属件。通过采用金属材料的分流格栅,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承担蓄热体的重量,并能更好地适应蓄热室内温度的波动,延长使用寿命,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炉条碹砖结构因温度波动而容易损坏的问题,降低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蓄热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蓄热室的分流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蓄热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蓄热室100、
下围墙10、烟道11、
上围墙20、安装腔21、
蓄热体30、
气流分配器40、过流通孔4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0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