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L-草铵膦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38579.1 | 申请日: | 201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荣;周海胜;蒙丽钧;尹新坚;徐刚;吴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13/04 | 分类号: | C12P1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蒋琼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草铵膦 方法 | ||
1.一种生产L-草铵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为底物,经酶催化体系催化获得L-草铵膦,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催化体系由γ-氨基丁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辅酶再生系统组成,
所述辅酶再生系统为:以葡萄糖脱氢酶为辅酶再生酶、以葡萄糖为辅酶再生底物、包含NADH和NAD+的葡萄糖脱氢酶辅酶再生系统;或,以醇脱氢酶为辅酶再生酶、以异丙醇为辅酶再生底物、包含NADH和NAD+的醇脱氢酶辅酶再生系统;或者,以甲酸脱氢酶为辅酶再生酶、以甲酸盐为辅酶再生底物、包含NADH和NAD+的甲酸脱氢酶辅酶再生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催化体系中的γ-氨基丁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辅酶再生酶为离体酶、固定化酶或工程菌表达的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γ-氨基丁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来源于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或巨大芽孢杆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γ-氨基丁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来源于大肠杆菌(E.coli)K12W3110、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68或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agaterium)YYBM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脱氢酶来源于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或假单胞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脱氢酶来源于大肠杆菌(E.coli)K12W3110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68或假单胞菌(Pseudomonasentomophila str.)L4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脱氢酶来源于巨大芽胞杆菌;所述醇脱氢酶来源于乳酸杆菌;所述甲酸脱氢酶来源于博伊丁假丝酵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体系中,以酶活力为单位,所述γ-氨基丁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辅酶的添加量均为100~100000U/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85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