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以辅助定位纺丝设备的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8344.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邵中彪;徐岚;何吉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红;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以 辅助 定位 纺丝 设备 框架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以辅助定位纺丝设备的框架结构,通过采用一框架结构配合连接棒固定喷气纺丝装置中的多个部件,使的各部件实现空间上的对应结合,同时使得框架结构中各部分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为纤维的高效收集创造条件。框架结构整体为绝缘材料,避免发生漏电危险,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通过设置透明罩体将纺丝装置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避免环境污染。该喷气纺丝装置在喷出气流与高压电拉伸的联合作用为纤维提供了原始动力使纤维在保持高速运动下,能够克服重力作用有序沉积在收集磁铁之间,有效减少重力对纤维运动路径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气纺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以辅助定位纺丝设备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技术因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已经成为制备纳米纤维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目前为止,静电纺丝技术原理虽然已经较为成熟,但是仅停留在实验室生产阶段,纺丝效率还较为低下,无法真正实现纳米纤维的产业化生产。喷气纺丝技术以气泡纺丝为基础,保留开放式无针纺丝技术特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纳米纤维的生产效率,已经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规模化生产。有序纳米纤维因为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在生物医学,增强材料,光电子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的应用。只有结合无针纺丝技术生产有序纳米纤维,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有序纳米纤维的市场需求。
喷气纺丝技术是纤维由喷丝头内部由下而上向上喷发,而后纤维在高压电的拉伸下,纤维经历卷曲、拉伸、缠绕等运动最后沉积在金属极板上。该技术相比传统单针静电纺丝技术,生产速度已经提升上千倍,具有其他生产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相比其他几种有序纳米纤维的收集方式,磁纺法制备有序纳米纤维,具有生产稳定性高,易操作的优异性能,能够高速生产一定数量的有序纳米纤维。基于此,以喷气纺丝技术为基础,同时以一对异性磁铁作为收集装置制备高取向性纤维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但在纤维收集过程中,因为收集磁铁以及用以收敛射流的辅助圆环等辅助装置需要悬空放置,给实验的顺利进行带来诸多不便,因而有必要发明一种装置,使各辅助结构实现空间上的巧妙结合,使各种结构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为纤维的高效收集创造条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以辅助定位纺丝设备的框架结构,通过采用一框架结构配合连接棒固定喷气纺丝装置中的多个部件,使的各部件实现空间上的对应结合,同时使得框架结构中各部分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为纤维的高效收集创造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的一种用以辅助定位纺丝设备的框架结构,用于连接固定喷气纺丝装置中的多个部件,所述喷气纺丝装置至少包括纤维纺丝装置与接收装置,所述框架结构包括通过若干棱柱拼接形成的一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内部形成一容置所述喷气纺丝装置的纺丝空间,所述框架主体上向内侧伸出有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棒,所述连接棒将所述接收装置稳定支撑于所述纤维纺丝装置的正上方;
所述框架主体至少包括竖立设置的支撑棱柱,所述连接棒垂直于所述支撑棱柱设置,且连接棒相对纤维纺丝装置的高度可调,所述接收装置随连接棒上下移动调节高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棱柱上由上至下均布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棒可拆卸地穿插于所述固定孔内。
优选的,所述框架主体为一长方体框架,包括水平设置的顶部棱柱、底部棱柱及垂直设置的所述支撑棱柱,所述支撑棱柱上由上至下均布有固定孔,且多个支撑棱柱上的固定孔位置对应,所述连接棒可拆卸地穿插于所述固定孔内。
优选的,所述顶部棱柱、底部棱柱及支撑棱柱两两连接处为榫口连接形式。
优选的,所述框架主体的外侧罩设有一透明罩体,所述框架主体底部形成开口,所述框架主体盖于所述喷气纺丝装置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棱柱上相邻的固定孔间隔为1cm。
优选的,所述框架结构整体为绝缘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8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