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照明对临近并行高速公路眩光影响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8071.1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7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涂辉招;谢欣睿;王颖;李浩;孙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明 临近 并行 高速公路 眩光 影响 评价 方法 | ||
1.一种高铁照明对临近并行高速公路眩光影响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高铁列车的前照灯光源和车厢灯光源的光源参数数据获取其光源特征,包括高铁列车在单独前照灯眩光源条件下前照灯光源沿纵向距离变化的相对光强度分布以及在前照灯与车厢灯耦合眩光源条件下前照灯与车厢灯耦合光源的照度分别随横向距离、相对高差和纵向距离变化的衰减情况;
2)在高速公路上选取最不利位置点;
3)根据前照灯光源和车厢灯光源的光源特征,分别在高铁线路上选取前照灯眩光评价点以及前照灯与车厢灯耦合的眩光评价点,并获取两种眩光评价点相对于最不利位置点的阈值增量值,分别根据阈值增量值判断高铁列车在单独前照灯眩光源条件下以及前照灯与车厢灯耦合眩光源条件下是否对高速公路存在眩光影响;
4)结合前照灯和前照灯与车厢灯耦合对高速公路眩光影响的结果判定该高铁线路是否对临近并行高速公路存在眩光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照明对临近并行高速公路眩光影响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前照灯光源包括卤钨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车厢灯光源为日光色荧光灯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照明对临近并行高速公路眩光影响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前照灯与车厢灯耦合光源的照度分别随横向距离、相对高差和纵向距离变化的衰减情况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获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选取符合测量空间要求、视野条件和天气条件的测量场地;
12)进行观测点与高铁列车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对眩光程度的影响试验;
13)进行高铁线路与高速公路相对高差对眩光程度的影响试验;
14)用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前照灯与车厢灯耦合光源的照度分别随横向距离、相对高差和纵向距离变化的衰减变化曲线,并获取其对应的衰减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铁照明对临近并行高速公路眩光影响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根据高铁与高速公路的平面关系图获取二者横向距离最短的位置点;
22)获取横向距离最短的位置点处的高铁与高速公路的横向断面图确定横向距离值,该横向距离值即为高铁与高速公路的最小横向距离;
23)根据高铁与高速公路的纵向断面图确定二者之间的最小相对高差值;
24)选取最小横向距离值对应的位置点与最小相对高差值对应的位置点重合时对应的位置点为最不利位置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铁照明对临近并行高速公路眩光影响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判断高铁列车在单独前照灯眩光源条件下是否对高速公路存在眩光影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以最不利位置点为单独前照灯眩光源条件下的相对光强度测试点,并获取高铁列车前照灯沿纵向距离变化的相对光强度,选取相对光强度值最大时对应的位置点作为前照灯眩光评价点;
302)计算前照灯光源在前照灯眩光评价点处的等效光幕亮度值,并根据等效光幕亮度值计算前照灯眩光评价点处的阈值增量值TI;
303)将前照灯眩光评价点处的阈值增量值与阈值作比较,若超过阈值,则判定前照灯对高速公路存在眩光影响,若没有超过,则判定前照灯对高速公路不存在眩光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80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施工进度展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最小设计规则邻接参数化单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