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8068.X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郁明;远藤正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钟日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减振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构造的动态减振器,其能够以较少的部件数量实现失效保护机构,并且能够抑制配重部件的相异方向运动且有效地设定配重质量。在动态减振器中,配重金属件设为在由支承板金属件包围的区域配置的主体块部与突出块部的一体铸造品,并且,在支承板金属件形成有开口孔,配重金属件的突出块部从开口孔向外侧突出,包括在装配状态下位于突出块部的周围的支承板金属件的开口孔的周缘部分在内而构成阻止配重金属件的脱落的失效保护机构,另一方面,主体块部的相对于支承板金属件的两个腿板部的对置面设为减小了表面粗糙度的后加工面,橡胶弹性体粘接于后加工面。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3月21日提交的名称为“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5637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减振器,其通过安装于例如汽车的车身、排气管等的振动成为问题的减振对象部件而抑制振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抑制减振对象部件的振动的减振装置的一种而已知动态减振器。动态减振器利用弹性部件对配重(mass)部件进行弹性支承并将其安装于构成主振动系统的减振对象部件,由此构成配重-弹性件的副振动系统。而且,利用副振动系统的共振现象而减弱主振动系统中成为问题的振动。
但是,为了在动态减振器中获得作为目的的减振效果,除了根据主振动系统中成为问题的振动而对副振动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进行调谐以外,还需要适当地确保副振动系统的配重质量。
进一步,若在因某种原因而导致弹性部件损伤的情况下配重部件分离脱落,则有可能因该配重部件与其他部件触碰等而产生二次损伤等,因此还需要防止配重部件的分离脱落的安全机构(失效保护机构)。
因此,在现有结构的动态减振器中,例如日本特开2012-47316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所示,提出有如下方案:将相对于在减振对象部件侧安装的基体部件进行卡挂而防止完全脱离的卡止部件,利用螺栓等固定设置于配重部件。
然而,在这种现有结构的安全机构中,需要分体的卡止部件,并且还需要利用螺栓等将卡止部件向配重部件固定,因此,难以避免部件数量、制造工序的增加。
另外,在现有结构的动态减振器中,为了确保配重质量而只不过是单纯地采用了大型的配重部件而已。因此,若配重部件大型化,则不仅难以确保配设空间,而且还存在如下问题:伴随着配重部件的惯性力矩的增大,难以对因作用于与需要减振的振动不同的方向的外力而在配重部件产生的、与本来的并行运动不同的摆动等的相异方向运动进行抑制并使之收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73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如上所述的情形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构造的动态减振器,其能够以较少的部件数量实现失效保护机构,并且能够在抑制配重部件的相异方向运动的同时有效地设定配重质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8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