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肝细胞生长素颗粒剂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8044.4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1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宜俊;叶倩君;粟宽源;王翠玲;刘光泽;夏书奇;宋阳;罗群方;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思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27 | 分类号: | A61K38/27;A61K9/16;A61P1/16;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细胞 生长素 颗粒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制品的新用途,具体的说,是一种口服的促肝细胞生长素颗粒剂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全球有20亿人群感染乙肝病毒,其中2.4亿是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CHB)有一部分人是不活跃的,但有一部分人持续HBsAg阳性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近年来,应用干扰素及核苷类似物治疗CHB,取得很大进展,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HBVDNA、HBeAg在外周血可以恢复正常或转为阴性,但外周血中HBsAg仍持续阳性,很难达到血清学转换。这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慢性乙肝要达到临床治愈,即功能性治愈的概念,也就是说,治疗慢性乙肝除了要求ALT、HBVDNA、HBeAg长期稳定正常以外,尚要求外周血HBsAg阴性,并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即血清学由HBsAg阳性转换为阴性,其滴度<0.03IU/ml并出现抗-HBs阳转(>10mIU/ml)这也是对慢性乙肝治疗的终点要求或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就是CHB功能性治愈。
遗憾的是,目前对于促使HBsAg血清学转换的药物和方法非常缺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服的促肝细胞生长素颗粒剂的新用途,能够促进慢性乙肝患者HBsAg血清学转换,达到功能性治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促肝细胞生长素颗粒剂的新用途,所述的促肝细胞生长素颗粒剂作为慢性乙型肝炎功能型治愈的药物新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的促肝细胞生长素颗粒剂作为促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的药物新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的肝细胞生长素颗粒剂适用于慢性乙肝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其外周血HBsAg滴度低于1000IU/ml。
进一步的,所述的每天每次剂量在50mg~300mg。
1.历史回顾
目前,CHB主要是应用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α治疗,但上述药物仍存在一些弱点,它仅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不可能从肝细胞核内彻底清除cccDNA,因此必须长期服药,且停药后容易病情复发。近年来,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践已认识到治疗慢性乙肝必须在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免疫调节药物,才有可能促使慢性乙肝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目标。但如何筛选免疫调节药物呢?我们认为pHGF就是最佳选择药物之一。
2.对促肝细胞生长素颗粒剂的再认识及在治疗慢性乙肝上的重新定位
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加深对pHGF的再认知,pHGF是从哺乳类动物肝组织匀浆后经超滤获得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至少有20多种组分。1975年,美国学者Labregue等通过大鼠再生肝组织分离纯化获得具有刺激肝细胞生长的物质,命名为肝细胞刺激物质(HSS)。Nakamura同时也从肝切除大鼠血浆中分离高纯化的促进DNA合成的物质命名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我国科学家促肝细胞生长素发明单位,第一发明人张宜俊等,根据Labregue等提出的提取HSS和HGF的三原则,即HGF在哺乳类动物没有种属特异性;但有器官特异性和动物年龄依赖性。创造性地从乳猪肝脏提取了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从而应用于人体获得成功。肝脏提取物为小分子多肽物质,根据当时国家药监局药审办评审专家的建议,命名为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当时对pHGF的治疗作用的认识主要是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细胞功能。
pHGF的问世,在治疗肝病方面发挥了相当卓著的临床效果,挽救了成千上万的肝病患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由于科学水平的局限,pHGF的治疗作用多注重在促进肝细胞再生方面的研究,而对pHGF的免疫调节作用尚处于初级认识阶段。
近年来,对哺乳类动物肝脏组织的成分研究已有长足的进步。肝脏组织是由70~80%的肝实质细胞和20~30%的非实质细胞组成的。非实质细胞是由枯否氏细胞(KC)、窦状内皮细胞(LSEC)、肝脏星状细胞(HSC)、树突状细胞(DC)、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等组成。枯否氏细胞是长期居住在肝窦内壁的巨噬细胞,占体内所有组织巨噬细胞80%,现已证明,非实质细胞具有免疫抗原提呈细胞功能。KC、DC、NK、T细胞等均参与先天固有免疫及后天获得性免疫的应答。肝脏非实质细胞在抗感染、调节免疫功能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思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思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8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恶性肿瘤转移抑制用药物
- 下一篇:酶组合物及其用于创伤愈合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