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37895.7 | 申请日: | 201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2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祥;刘亮;潘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汪琳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电池组 电压检测电路 检测装置 检测 电源供电电路 稳定工作电压 电池检测 端口电压 负载电路 检测结果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所述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提供稳定工作电压的所述电源供电电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接入待检测并联电池组,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并联电池组的端口电压;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与所述待检测并联电池组连接的负载电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对并联电池组带负载的能力进行检测,经过简单、方便的操作便能得到较准确的并联电池组极性以及性能的检测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多个电池并联能够很好的解决电子产品的续航能力,但是如果在并联的电池组中存在一个或多个电池的极性接反,则不但对产品的续航能力无法提高反而会降低产品的续航能力,并且损坏电池组,引发产品不良因素及安全隐患。而且一些性能较差的电池,用不了多久,就会没有电了。
发明人在研究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目前的检测方式都是通过检测单个电池或电池组的电压值的方式判断电池极性,而电池电压会因为电池电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并对于多个电池并联的电池组,在每个电池电量都相当的情况下存在某个电池反接对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值不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也将会导致结果不准确。一些性能较差的电池,主要体现在内阻变大,而当电池组装到了机器里时,用常规方法万用表是很难测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并联电池组极性及性能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及方法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包括:电源供电电路和电压检测电路;
提供稳定工作电压的所述电源供电电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接入待检测并联电池组,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并联电池组的端口电压;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与所述待检测并联电池组连接的负载电路。
进一步,所述的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具有模/数转换功能的集成电路。
进一步,所述的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所述负载电路包括:作为负载的功率电阻、控制所述功率电阻同所述待检测并联电池组连接的通断的继电器。
进一步,所述的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还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一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通过所述开关电路触发对所述待检测并联电池组的端口电压的检测。
进一步,所述的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还包括:状态指示电路;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供电电路以及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连接;
所述状态指示电路包括:数量和颜色均预设的指示灯和/或数量预设的蜂鸣器,所述状态指示电路通过所述指示灯和/或所述蜂鸣器对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进行提示。
一种并联电池组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并联电池组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并联电池组不带负载时和带负载时的端口电压值;
计算所述并联电池组不带负载时与带负载时的端口电压值,得到电压差值;
将所述并联电池组不带负载时的端口电压值和所述电压差值跟预设电压值进行比较,得出检测结果。
进一步,所述的并联电池组检测方法,所述预设电压值包括:用于判断并联电池组是否存在电池反接的第一电压差值、用于判断并联电池组电量是否因内阻增大而不足的第二电压差值、用于判断并联电池组出厂电压是否一致的标准电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诺声智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8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