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中毒品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7657.6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周晓迪;肖东;韩建;刘伟伟;林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1 | 分类号: | G01N21/21;G01N21/5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30007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毒品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中毒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禁毒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目前,药物和毒物的治疗量、中毒量和致死量都是以血液中的浓度来标定的,所以血液是生物样本检材的首选。
当前广泛应用血液中的毒品检测技术是化学检测法、免疫分析法和色谱法。但是化学检测法灵敏度低,不容易检出含量低、化学结构相似的毒品,而且当毒品中杂质去除不彻底时结果不一定可靠,因此化学检测法只适用于现场毒品检验和实验室检验的初筛实验,只是具有排除、筛选和指向作用,检测结果不能直接作为法庭的肯定证据使用;免疫分析法依赖于抗体、抗原,免疫分析所必须用的生化试剂在常温条件下容易失去生物活性,这使得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容易对免疫分析过程造成干扰,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技术还不太成熟,其灵敏性和特异性还有待提高;色谱法需要对样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预处理才能进行样品的分离和鉴定,且检测时间较长,检测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因此色谱法不适用于毒品的在线检测。
尽管,光学技术,由于其灵敏度高、对样本损伤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毒品检测。目前多采用基于光强度的测量,但是其光源的能量波动对灵敏度存在着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较为简单、灵敏度较高、且对样本的损害小的血液中毒品检测系统。
一种血液中毒品检测系统,光源模块、光路模块、探测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光源模块用于提供激光光束;所述光路模块包括偏振控制单元及GH元件单元,所述偏振控制单元用于将入射的所述激光光束变换为TE偏振光和TM偏振光的转换;所述GH元件单元包括三棱镜及与所述三棱镜的底面相接触的流通池,所述流通池内设有血清样本;
所述TE偏振光入射到所述三棱镜上,并在所述三棱镜的斜面与血清样本的接触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所述探测模块探测所述第一反射光的位置;
所述TM偏振光入射到所述三棱镜上,并在所述三棱镜的斜面与血清样本的接触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所述探测模块探测所述第二反射光的位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反射光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反射光的位置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TE偏振光和TM偏振光的相对GH位移值,以确定血清中是否含有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块为400-1100nm激光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振控制单元包括:沿准直激光光束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光纤、保偏光束选通器、保偏光纤及透镜,其中:
所述光纤用于将入射的所述激光光束形成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TM偏振光和TE偏振光;所述保偏光束选通器用于将所述TM偏振光和TE偏振光选择输出;所述保偏光纤用于使通过的所述TE偏振光和所述TM偏振光的空间位置重合;所述透镜用于准直透过的所述激光光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为Y型光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棱镜为石英三棱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路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流通池管路连接的入口管及出口管,血清样品可沿所述入口管进入所述流通池及可沿所述出口管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路模块还包括与所述三棱镜连接的旋转台,通过旋转所述旋转台可改变线偏振光入射进入所述三棱镜的入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显示器,其中:
所述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反射光的电流信号及所述第二反射光的电流信号;
所述信号放大器对所述第一反射光的电流信号及所述第二反射光的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并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反射光的位置及所述第二反射光的位置;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反射光的位置及所述第二反射光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器为PSD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