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37487.1 申请日: 2017-03-09
公开(公告)号: CN106889085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7
发明(设计)人: 谢加勇;邓克蓉;梁婉桃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百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90 分类号: A01N43/90;A01N43/22;A01P7/04
代理公司: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44229 代理人: 朱林辉
地址: 51000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天然 生物 成分 红火 蚁饵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红火蚁防治药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火蚁,又名入侵红火蚁、红色外来火蚁、赤外来火蚁、外来红火蚁、泊来红火蚁(台湾),属膜翅目,蚁科,被其蜇伤皮肤后会出现火灼感,危害大,危害大,蜜汁、糖、蛋白质、脂肪等食物均在其食谱上,而且红火蚁具有婚飞习性,很难进行消灭。现今市面销售的杀红火蚁药物绝大部分为化学的杀蚁成分,饵料或多或少都有用到工业材料,在防控红火蚁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对水生物、人畜安全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的毒性传递快,容易降解,环保安全,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对人体影响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的配方中包括原药和甘蔗渣。

进一步,所述原药是植物或者微生物的发酵提炼物。

进一步,所述植物或者微生物的发酵提炼物包括鱼藤酮、苦参碱、印楝素、阿维菌素、依维菌素、多杀霉素、藜芦碱中的1种或2种。

进一步,所述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的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原药0.01%~5%,甘蔗渣80%~99.99%。

进一步,所述甘蔗渣指的是含有45%-55%纤维素、5-10%的水分、20%的木质素的甘蔗渣。

进一步,所述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甘蔗渣并进行粉碎,将甘蔗渣中的水分晾干至5%-10%,然后粉碎成颗粒大小为直径0.5mm-2mm的小颗粒甘蔗渣;

2)取原药;

3)制作母药:取小颗粒甘蔗渣倒入搅拌机,一边搅拌一边缓慢倒入原药,至小颗粒甘蔗渣与原药混合均匀;

4)取甘蔗渣倒入另一台搅拌机,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步骤3)制成的母药,母药和甘蔗渣混合搅拌,直至充分混匀。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取原药指的是取鱼藤酮、苦参碱、印楝素、阿维菌素、依维菌素、多杀霉素、藜芦碱中的1种或2种。

进一步,所述取原药指的是取鱼藤酮、苦参碱、印楝素、阿维菌素、依维菌素、多杀霉素、藜芦碱中的任意2种时,原药中的2种成分的质量比为:1:1~1:10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是:配方中的组分全部来自于天然植物或微生物,容易降解,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影响小,且可引诱红火蚁取食并搬运回蚁巢,供整巢红火蚁共同取食,从而将毒性传递到整巢所有个体,提高毒性的传递速度,达到杀灭整巢红火蚁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制作1%含量的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按生产1吨量计算,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甘蔗渣水分晾干至10%以内,然后粉碎成颗粒大小为直径2mm的小颗粒甘蔗渣;

2)取原药,取鱼藤酮和印楝素,鱼藤酮和印楝素的质量比为:1:9,鱼藤酮原药含95%鱼藤酮,印楝素原药含60%印楝素,则称量鱼藤酮原药1.0523千克和印楝素原药15千克,混合均匀后总原药重量为16.0523千克;

3)制作母药,取粉碎好的83.9477千克小颗粒甘蔗渣倒入搅拌机,一边搅拌一边缓慢倒入原药,直至16.0523千克原药和83.9477千克小颗粒甘蔗渣充分混匀为止;

4)取900千克甘蔗渣倒入另一台搅拌机,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步骤3)制成的母药100千克,母药和甘蔗渣混合搅拌,直至充分混匀即可。

进一步,所述甘蔗渣是含有45%-55%纤维素、5-10%的水分、20%的木质素的甘蔗渣。

该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的主要为鱼藤酮、苦参碱、印楝素、阿维菌素、依维菌素、多杀霉素、藜芦碱,这7个成分全部为非化学成分,都是植物提取或者微生物发酵提炼出来的,属生物农药,毒性低,容易降解,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污染;甘蔗渣含有少量糖分和蛋白质,红火蚁喜取食,甘蔗渣是榨糖的副产物,一般用于能量来源的原料和饲料原料,一些制糖区甚至直接当废料丢弃,所以甘蔗渣是一种非常优良且便宜的杀红火蚁饵料;该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中的杀蚁成分和饵料全部取自生物成分的,材料简单,便于取得,更重要的是对红火蚁有较强的引诱力,吸引红火蚁取食并搬运回蚁巢,供整巢红火蚁共同取食,从而将毒性传递到整巢红火蚁个体,提高了毒性传播的速度达到杀灭整巢红火蚁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百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百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