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刻画碳酸盐岩缝洞连通体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37370.3 | 申请日: | 201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2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岩;司朝年;韩东;邬兴威;解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刻画 碳酸盐 岩缝洞连 通体 方法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刻画碳酸盐岩缝洞连通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刻画大尺度裂缝、小尺度裂缝以及溶孔‑洞的多个属性数据体;将多个属性数据体开展空间数值耦合,获得耦合数据体;根据获得的耦合数据体刻画碳酸盐岩缝洞连通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开展数据体空间数值耦合,建立缝洞储集体之间的连通关系,明确连通体的边界范围,为合理划分缝洞开发单元、提高注水注气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刻画碳酸盐岩缝洞连通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不断开发,油水关系更加复杂,缝洞储集体极强的非均质性和孔洞系统的复杂性严重制约了剩余油分布的认识。针对储集体空间分布的复杂性,明确储集体之间的连通关系有利于把握剩余缝洞储集体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征,提高剩余缝洞体的挖掘潜力,从而为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缝洞储集体连通性分析技术有基于动态数据反演的井间连通性分析技术和不同类型储集体色彩叠加显示技术。
基于动态数据反演的井间连通性分析技术主要包括:①井间类干扰法;②示踪剂注采响应法;③流体物性差异法。具体阐述如下:
①井间类干扰法。以相邻井为分析单元,通过注水井注水,观察相邻井是否存在干扰信息。
②示踪剂注采响应法。通过在注水井中注入水的同时加入示踪剂,在邻井获取采样流体,分析示踪剂含量,根据示踪剂变化来判断动态连通性。
③流体物性差异法。油藏流体物性变化复杂,流体性质相同或相近的邻井可能相互连通;相反,可能是孤立体系的缝洞储集体。
基于不同类型数据的色彩叠合显示技术,是基于三基色原理,由于多数颜色都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比例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色,为三色分别分配一个0-255的强度值,把它们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这样图像就可以产生2位(256*256*256)色。定义一映射函数S,S可对输入的红、绿、蓝三色开展比例变换,最终形成的叠合图中每个点对应某一颜色值,即
IRGB=S(IR,IG,IB)
式中:R、G、B分别代表红绿蓝三基色;IRGB为不同IR、IG、IB组合的输出值;IR、IG、IB为在以R、G、B为坐标轴的三维空间中红绿蓝三色的密度。
一方面,基于动态数据反演的井间连通性分析技术能够反映井间储集体连通关系,但无法确定连通体的结构特征及连通路径。另一方面,基于不同类型数据的色彩叠合显示技术初步实现了缝洞连通体的刻画,但刻画结果只是简单的色彩叠加,由于基色数量限制,三种以上的数据体叠加后连通体边界不够清晰;同时,用于叠加的数据体一般为能量属性数据体和相干属性蚂蚁体,由于能量属性牺牲了垂向分辨率,能量数据体刻画洞穴精度较低,相干蚂蚁体能突出地震波的不连续性,但只能刻画大尺度裂缝,无法刻画小尺度裂缝。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刻画碳酸盐岩缝洞连通体的方法,通过精细刻画不同类型的缝洞储集体,开展数据体空间数值耦合,能够建立缝洞储集体之间清晰的连通关系并明确连通体边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3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