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7323.9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3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淼;陈沫;孙静;傅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11C19/28 |
代理公司: | 11112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春咸;陈源<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3001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拉 信号输出端 输入端 移位寄存器单元 栅极驱动电路 上拉晶体管 时钟信号端 输入模块 显示装置 复位端 电容 双栅薄膜晶体管 漂移 驱动 复位模块 无效信号 阈值特性 漏极 源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上拉节点、第二上拉节点、复位端、信号输出端、时钟信号端及第一输入模块,与第一输入端、第一上拉节点相连;第二输入模块,与第二输入端、第二上拉节点相连;上拉晶体管,为双栅薄膜晶体管,其第一栅极与第一上拉节点相连,第二栅极与第二上拉节点相连,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与时钟信号端连、另一者与信号输出端连;第一电容,连接在第一上拉节点与信号输出端之间;第二电容,连接在第二上拉节点与信号输出端之间;复位模块,与第一上拉节点、第二上拉节点、复位端和无效信号端相连。本发明能减少上拉晶体管的阈值特性漂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 On Array,简称GOA)技术是将栅极驱动的电路集成在阵列基板上,来代替外接驱动芯片的一种工艺技术,该技术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工序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单元,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对应一行栅线,在一帧图像的显示周期内,栅极驱动电路依次向各条栅线依次提供扫描信号。
图1所示的是最基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四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在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充电阶段,其输入端IN输入高电平信号、时钟信号端CLK输入低电平信号,此时,第一晶体管M11开启,以对电容C充电,上拉节点PU电位升高,第三晶体管M13导通,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OUT输出低电平;在输出阶段,输入端IN输入低电平信号、时钟信号端输入高电平信号,此时,第三晶体管M13导通,信号输出端OUT输出高电平信号,并且,在电容C的自举作用下,上拉节点的电位进一步升高;在复位阶段,复位端RESET输入高电平信号,第二晶体管M12和第四晶体管M14导通,从而将上拉节点PU和信号输出端OUT均与无效信号端VSS导通。
在上述过程中,上拉节点PU在输出阶段由于电容C的自举作用会达到较高的电位,使得第三晶体管M13承受较高的栅极偏压,导致第三晶体管M13的阈值电压(Vth)特性逐渐漂移,当漂移达到一定程度后,第三晶体管M13的开关特性将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信号输出异常,进而发生显示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以减少晶体管的Vth特性漂移,保证信号输出的稳定,改善显示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上拉节点、第二上拉节点、复位端、信号输出端、时钟信号端、无效信号端以及
第一输入模块,该第一输入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上拉节点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到有效信号时将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上拉节点导通;
第二输入模块,该第二输入模块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第二上拉节点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到有效信号时将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上拉节点导通;
上拉晶体管,该上拉晶体管为双栅薄膜晶体管,其第一栅极与第一上拉节点相连,第二栅极与第二上拉节点,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与时钟信号端相连、另一者与所述信号输出端相连;
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上拉节点与所述信号输出端之间;
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上拉节点与所述信号输出端之间;
复位模块,该复位模块与所述第一上拉节点、所述第二上拉节点、所述复位端和所述无效信号端相连,用于在所述复位端接收到有效信号时,将所述第一上拉节点、所述第二上拉节点、所述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无效信号端导通。
优选地,所述复位端包括第一复位端口和第二复位端口,所述复位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3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