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酯类药害池塘修复及河蟹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36084.5 申请日: 2017-03-08
公开(公告)号: CN106800361A 公开(公告)日: 2017-06-06
发明(设计)人: 葛家春;邓燕飞;徐宇;杨志强;钱志强;杨鸳劼;许志强;柏如发;潘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C02F11/02;A01K61/59;A01K63/00;C02F101/30;C02F103/20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代理人: 瞿网兰
地址: 210017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菊酯类 药害 池塘 修复 河蟹 养殖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菊酯类药害池塘修复及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旋耕池塘底泥,添加微生物制剂,晾晒池底降解菊酯;池塘修整时将池水排干,按不小于35㎝深度翻耕池塘底泥,使上下土层交换均匀;底泥翻耕后,池塘加注经80目网袋过滤的无菊酯外源水,进水量以能保持平底塘底、环沟塘中部平台湿润即可;并施用菊酯降解菌制剂或EM菌和芽孢杆菌制剂,利用微生物降解底泥中菊酯;放水后池底晾晒90天以上;

其次,施用生石灰促进菊酯降解;在放养蟹种前30-40天,加注无菊酯的外源水至池塘最高水位,按100-150㎏/亩用量将经充分煅烧的优质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浸泡,加速菊酯类药降解,同时杀灭野杂鱼、小龙虾,保留10-15天后排水种植水草;

第三,种植水草降解菊酯,在放养蟹种前20-30天种植水草,以伊乐藻、轮叶黑藻为主,水草覆盖面积达总面积的40%以上,种植后施用生物有机肥促进水草和藻类生长,并确保在之后的养殖期内水草覆盖面积达50%以上;

第四,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促进菊酯降解;

第五,放养高质量蟹种;蟹种应来自无菊酯有害药物污染产区,长江系河蟹后代,壳宽腿长;

第六,在蟹塘中同时放养青虾、螺蛳用于清除残饵改善水质,并提供活体饵料;

第七,在蟹塘中安装微孔增氧机,按照0.3kw/亩左右功率安装微孔增氧机,增氧管离池底10-15㎝,充气点全池均匀分布;确保池塘溶解氧高于4mg/L,低于此值时开机增氧;

第八,合理养护水草,确保放养蟹种时水草覆盖面积在40%以上, 5月至8月60%以上,9月最后一次蜕壳结束后开始将过多水草捞出,使水草覆盖面积降至40-50%;水草以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为主;如前期水草不足,可放入松散的竹梢把提供栖息隐蔽场所;

第九,投喂优质饲料,螃蟹生长前期、中期应投喂38-40%蛋白含量全价河蟹饲料,后期可投喂40%蛋白全价育肥饲料或用冰鲜鱼与饲料混合投喂,混合投喂从8月初开始直至养殖周期结束,冰鲜鱼与饲料重量比例为1:1至3:1;

第十,控制水深,进行水质调节;螃蟹养殖前期调节水深在30-50㎝之间,水色嫩绿或黄绿色,透明度35-45㎝左右;5月至6月底逐渐增加池水深度和透明度,加注经80目网袋过滤的无污染外源水至水深45-55㎝,透明度增至40-50㎝;7月至9月初水深保持在80-100㎝范围,调节透明度至50-80㎝;水质调节采用生物有机肥、EM菌、芽孢杆菌制剂或换水方法进行;如发现有野杂鱼,在非蜕壳期进行杀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耕池塘底泥,添加微生物制剂,晾晒池底降解菊酯是指:在池塘修整时将池水排干,按至少35㎝深度翻耕池塘底泥,使上下土层交换均匀;底泥翻耕后,池塘加注经至少80目网袋过滤的无菊酯外源水,进水量以能保持平底塘底部、环沟塘中部平台湿润即可;并施用菊酯降解菌制剂或EM菌和芽孢杆菌制剂,利用微生物降解底泥中菊酯;然后池底晾晒90天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翻耕池塘底泥的深度至少为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促进菊酯降解是指在放养蟹种前10天按剂量施用EM菌和芽孢杆菌制剂;之后在整个养殖周期,每隔10-20天施用一次微生物制剂促进菊酯降解和调节水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蟹种要采用优质饲料养成,体厚,肝胰腺饱满橘黄色,活力强,无病害;全人工捕捉,捕捉、暂养至放养时间不超过24小时,伤残率低;气温10℃左右运输;放养密度适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蟹塘放养青虾、螺蛳是指,青虾在2-3月按5-10㎏/亩放养虾种,或7-8月按2.5-5㎏/亩放养虾苗;在4月初按100-150㎏/亩放养螺蛳;养殖后期如螺蛳存塘量较少可增投,增投量为100-150㎏/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采用水草合理养护是指对伊乐藻为主的蟹塘应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刈割伊乐藻1-2次,割除植株上部,留15㎝左右植株萌发新茎叶,确保水草不露出水面;轮叶黑藻为主池塘轮叶黑藻过密过高时刈割1-2次,留20-30㎝植株萌发新茎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野杂鱼杀灭时应采用茶籽饼7.5㎏/亩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进行灭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60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