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5912.3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4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虎;罗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33 | 分类号: | H01M10/633;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魏嘉熹;南毅宁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热电材料 温度调节 通电 表面附着 电池表面 电池性能 内部电路 使用寿命 温度影响 续航能力 电池仓 有效地 附着 预设 占据 损害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池,在所述电池的表面附着有热电材料,并且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池温度;在所述电池温度超出预设的温度范围时,按照与所述电池温度相对应的通电策略对所述热电材料进行通电,以调节所述电池温度。由于电池的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对电池温度进行调节,降低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续航能力,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对电池的温度进行有效地调节保护,可以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另外,电池表面附着的热电材料所占据的空间较小,有利于节省电池仓空间,而且该热电材料对电池及内部电路造成损害的风险极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手机的电池性能受温度影响很大,电池在低温和高温下都很难放出足够的电量,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关技术中,采用耐低温电解液电池的低温性能较好,但不能承受较高的使用温度;而采用耐高温电解液电池高温性能较好,但不能承受较低的使用温度。
另外相关技术中还可以通过电池外置水袋或冷却水的方法对电池进行保温。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三个缺点:第一,水袋只能对电池进行有效的保温,散热降温效果不佳;第二,水袋体积太大,手机电池仓空间有限;第三,水袋受损后会对手机内部电路造成不可逆损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池。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在所述电池的表面附着有热电材料,并且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池温度;在所述电池温度超出预设的温度范围时,按照与所述电池温度相对应的通电策略对所述热电材料进行通电,以调节所述电池温度。
可选地,所述通电策略包括输入电流的方向;所述在所述电池温度超出预设的温度范围时,按照与所述电池温度相对应的通电策略对所述热电材料进行通电,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电池温度大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对所述热电材料输入正向电流,以降低所述电池温度;在所述电池温度小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对所述热电材料输入反向电流,以提高所述电池温度。
可选地,所述通电策略包括输入电流的大小;以及,在所述电池温度大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所述输入电流的大小与所述电池温度呈正相关变化关系;在所述电池温度小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所述输入电流的大小与所述电池温度呈负相关变化关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池温度未超出所述温度范围时,控制或维持所述热电材料为断电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在所述电池的表面附着有热电材料,并且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电池温度;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温度超出预设的温度范围时,按照与所述电池温度相对应的通电策略对所述热电材料进行通电,以调节所述电池温度。
可选地,所述通电策略包括输入电流的方向;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第一控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温度大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对所述热电材料输入正向电流,以降低所述电池温度;第二控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温度小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对所述热电材料输入反向电流,以提高所述电池温度。
可选地,所述通电策略包括输入电流的大小;以及,在所述电池温度大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所述输入电流的大小与所述电池温度呈正相关变化关系;在所述电池温度小于所述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所述输入电流的大小与所述电池温度呈负相关变化关系。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温度未超出所述温度范围时,控制或维持所述热电材料为断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